這是援朝,也是衛己,唇亡齒寒嘛!不過,與主席的那種比較的理想的想法相比,總理的這個想法更講究現實主義。
實際上主席比較強調中國出兵的決心和英雄氣概,而總理則更注重中國出兵的實際困難和必要條件。兩個人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焦孟不離的!正因為如此,總理在談判中才首先強調中國出兵存在的種種困難,而且在史達林提出蘇聯空軍暫時無法出動協助中國軍隊作戰時,總理表示了中國暫不出兵的意見。
這個與之前一開始的談判大相逕庭,這也很難怪總理當時的條件決定了現在的位置。一開始與蘇聯談判的時候,那個時候是王明宇最先提出來的,而當時談判的也不是主要的領導人,實際上蘇聯也沒有能夠兌現自己的承諾,他們的承諾要在中國參加戰爭以後。
但是中國會這麼傻?到時候中國一參加戰爭,那就是陷入泥潭無法自拔了。蘇聯在那看熱鬧,然後玩一玩拖字訣,到時候你也只能幹瞪眼了。所以在沒有確定蘇聯不支援裝備和空軍的情況下,中國為什麼要讓蘇聯滿意呢?
何況史達林算什麼?居然以老大哥自居,然後指示中國出兵,雖然中國想要出兵,但是不是這麼個出兵的方法吧?何況你蘇聯不是老大哥嗎?連這麼點小忙都幫不上,還老大哥?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了吧!
史達林與總理的會談是否作出了一致的決定,他們作出了什麼決定?會談結束後,史達林回到莫斯科,他說總理是奉主席之命前來的,現在北韓軍隊已經全面潰敗,周總理是前來徵求史達林的意見,中國軍隊是否應該出兵,阻止美國和南韓部隊繼續前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