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朝代更替的緣故,東海大區的民眾對於新朝的威望和信用都還心存疑慮,很多方面的工作都難以開展,鄉試便是其中之一。而石迪文希望能透過某些操作來改變民眾對新朝的看法,如果讓前朝的皇親國戚來參加新朝舉辦的科舉考試,並且由此獲得了新朝官方授予的功名和入仕機會,這大概將能起到極好的宣傳效果,有助於海漢在原大明統治區招攬人才的工作。
不過由於其中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石迪文不敢提前公開宣傳,只能暗中安排此事。鄉試辦的官員和揚州鹽商,都只是適逢其會,搭上了順風船而已。而真正的主角,目前還尚未出現在白樂童等人所能接觸到的範圍內。
陶弘方道:“我們昨日與戴英達會談時,他對於我們要來找石伯父當面對質顯得非常淡定,是不是他也早就知道這事的內幕?”
石迪文應道:“戴英達是個聰明人,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而且訊息十分靈通。有關鄉試的安排,的確有可能會被他猜出一些端倪,但他當然不會在你們面前妄議朝政,所以就算知道一些訊息,他也不會明著說出口。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已經知道內幕,但他就算知道,也會繼續裝作不知道。因為只有在不知道內幕的情況下,他才能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石迪文這番話說得有些繞口,但三個年輕人卻已聽懂了他要表達的意思。戴英達想讓鹽商子弟子在此次鄉試中享受特殊待遇,就必須對別的事情噤聲,否則一旦洩漏風聲,參與鄉試的鹽商子弟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他在昨天的交談中只是點到即止,並不願意深入討論鄉試中存在的亂象,大概也是擔心攪亂了石迪文的部署。
原本真相大白之後,當事人應該大大地鬆一口氣才對,但白樂童卻並未感覺輕鬆,心頭完全被一種無奈感充斥,自己頂著壓力辛辛苦苦查了這麼多天,結果卻是查了個寂寞。這讓他對於自己的處境和接下來的工作,都產生了一種失去方向的迷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