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凱反對海軍擴編艦隊的理由的確是老調重彈,而王湯姆對此所做出的解釋也同樣沒什麼新意。海軍訓練週期長,投入大,不打仗的時候似乎也沒什麼明顯的回報可言,這道理盡人皆知,軍方每年都要為此跟群體中的反戰人士辯論,爭取有限的軍費預算。這麼幾年下來就算沒有直接參與其中的人,也已經能把雙方的辯詞都背得七七八八了,很難再輕易被雙方的發言把情緒給煽動起來。
但就算是反對派,也很難否認海軍控制海上關鍵航道的重要性。海漢當初拿下瓊北的步驟之一,就是先切斷瓊州海峽的航道,杜絕大明從海上向海南島增兵的可能。而對珠江口海域的控制,更是讓海漢成功控制了兩廣最富庶地區海上貿易的唯一通道。至於福建海峽航道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海漢投入兵力遠赴千里之外的福建作戰,就是為了控制住這一聯通南海地區與東北亞地區的重要海上航道。
當然了,軍方武裝力量的快速膨脹勢必會引起海漢內部一部分人的不安,而且今年下半年軍方在福建海域的表現也進一步加重了這樣的觀感。對於執委會準備想要繼續向北擴張控制區的計劃,軍方非但沒有服從安排全力支援,反而是堅持要先拿下臺灣,並且“擅自”對當地採取了偵察、勘測的行動。之後更是一力主張將高雄港作為海漢在大明東南海域的下一處殖民地進行開發。不過這個動作也使得大本營未能及時地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導致高雄港的前期開發流程並不是如同往常那麼順暢。大本營這邊花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才基本協調好了各種相關事務,讓高雄港的招商和基建能夠繼續施行下去。
這在顧凱等人看來,其實就是軍方自立山頭的表現。爭論軍方的選擇對錯是無意義的,因為執委會已經認可了軍方的做法,並且也提供了相應的支援,就算軍方當初是獨斷專行地選擇了高雄港,現在也已經是板上釘釘無法改變的事實了。但控制軍方的擴編速度,防止其自我膨脹過度,在反對派看來仍然是有必要採用的手段。如果再繼續放任軍方這麼自作主張,或許幾年之後執委會就有可能要改組為軍政府了。
儘管大家對於這種爭論都習以為常並且缺乏參與的熱情,但還是會有人站出來幫忙帶節奏。軍方能夠在各種會議的討論中勝多負少,是因為他們也並不是單打獨鬥,鐵桿盟友還是有幾個的。
率先為軍方站出來說話的是施耐德,畢竟商務部要向外擴張貿易所及的地區範圍,可以說每一步都離不開軍方的扶持。軍方的興衰,跟商務部有著密切相關的利益瓜葛,作為商務部的負責人,施耐德必須要主動出來為軍方站臺鼓吹才行。
施耐德開口道:“先生們,我們商務部早在1630年就已經規劃好了前往江浙地區的貿易航線,但時至今日這個計劃依然停留在紙面上,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海上武裝能夠為我們的商船在東海海域提供保護。如果海軍的艦隊不能儘快得到有效擴充,各位之前所構想的開闢北方貿易和移民航線也很難真正得到實施。”
“但現在為我們從北方輸送移民的大明商船,也並沒有什麼武裝保護。”有人立刻對施耐德的話提出了質疑。
施耐德點點頭道:“這的確是實情,但你只注意到這個情況,卻沒有注意到它所帶來的風險和後果。在過去的三個月當中,總共有七艘運送移民的商船在寧波府外海的舟山群島海域遭遇了海盜,其中四艘未能成功逃脫,連船帶人都被擄走。此外台州、溫州沿海也一直都有小股海盜活動,甚至不乏從日本漂洋過海而來的倭寇。從北方給我們運送移民的確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但風險也非常大,目前參與進來的大明海商並不多,否則我們目前輸入移民的速度還能快上好幾倍。”
“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模式,派武裝人員到商船上護航,這樣既可以省下打造戰艦的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