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定製的兩把燧發手槍。當然,這一身到處都帶有“李“字logo的定製裝備也並不便宜,價格高達四位數,足夠買兩門海漢出產的6磅小炮了。而李奈帶著這套裝備回到廣州之後,駐廣辦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當中就陸陸續續接到了二十多套的私人定製訂單,總金額足以武裝一個連的民團了。
李奈因為名下有“金盾護運“這個合法的武裝組織,平時跟廣東地面上的權貴打交道的時候也多,於是便在駐廣辦的指點之下順勢組建了一個名叫“海漢同好會“的私人組織。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像是文人詩社的組織實際上卻是一個類似軍宅俱樂部的地方,網羅了廣州府附近一大批閒得沒事又無心念書考功名的土豪二代加入。這個“同好會“每月都會組織會員們到野外圍獵、出海巡遊等活動,而且都是由海漢軍方的人負責安排行程和節目,圍獵用的槍是目前民團的制式裝備,市面上根本買不到,而出海乘坐的也是海漢軍方的“探索級“戰船,普通人可沒法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這種行程的花費可並不便宜,一般參加三天兩夜的活動就得花兩三百兩銀子,然而會員們卻樂此不疲,因為這種活動每次內容都會有所不同,錯過一次,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就無法融入到這個圈子的討論話題中去。“同好會“執行了幾個月之後,已經在廣州當地發展了一批忠實的擁躉,並且開始有外地州府的年輕人慕名而來報名參加這個私人組織。
這種組織雖然只是單純的民間性質,但由於其成員的身份幾乎都是社會中上層人士,其影響力可遠非普通的商會、同鄉會、文人詩社之類的組織可比,再加上有駐廣辦和軍方有意識地參與和引導,這個組織已經從純粹的地下社團開始朝著半公開化的形式轉變。最近這幾個月的活動內容,便是組織會員們到廣東各地由海漢資助培訓的民團巡迴考察,並且在這些民團的駐地舉行小規模的軍事演習,讓這些富家子弟在遊山玩水之餘,也能有機會參與一下模擬的軍事行動。
以海漢的組織能力加上豐富的活動形式,毫無疑問很容易就能俘獲住這些年輕人的心。相關部門並不需要這些人直接加入海漢民團為執委會效忠,只要讓他們心向海漢,不會跳出來與海漢為敵就夠了——當然了,把這件事當成生意來運作,順便能賺上一筆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種另類的組織自然也不是人人都會喜歡,在某些人眼中看來,“海漢同好會“簡直就是異端邪教,有辱斯文,應當誅之而後快。然而書生們的反對意見在這些武裝到牙齒的小霸王面前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反倒是被聽到風聲的會員們找上門去,這些年輕人有錢有勢,根本就不怕惹事。接連有幾家詩社被拆了攤子之後,廣州城內就沒人再公開議論“同好會“的不是了。在後來的歷史記載當中,發跡於廣州城的這批“海漢同好會“會員,也被稱作了海漢史上的第一批“自幹五“。
福建方面因為距離的原因,並沒有受到廣州這種程度的文化入侵,然而福建最主要的幾個外貿港口所駐紮的水師,幾乎都清一色裝備了海漢出產的武器,完全就已經取代了大明兵部的制式裝備。而且福建水師打給兵部的報告,已經明確提出要求,將來年的所有武器裝備配額折現,由水師自行籌備。引起南京方面關注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因為這個事了。只要情報部門安心查,不難順藤摸瓜找到這些武器的來源就在廣東,而海漢在廣東的名聲早就路人皆知,不需要特地打聽就能收集到很多資訊了。
無需太強的情報分析能力,只要將福廣兩省的情況結合起來稍加整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海漢這支勢力在背後所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如果海漢僅僅只是從事商貿活動,或許錦衣衛還不會有太大的興趣跟進,然而海漢人販賣到大明境內最主要的商品之一卻是軍火,這要是還不查那就得算錦衣衛的嚴重失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