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間如此接近,要說這只是巧合,跟海漢完全無關,恐怕也沒多少人相信。
但入冬之後,隨著當地氣溫急劇下降,這些衝突也逐漸平息下來。畢竟只要是腦子正常的大名,應該也沒人會願意冒著大雪出征。
李凒不禁在想,如果李栢的訊息屬實,那會不會跟去年在九州出現的大名混戰有關。
李栢隨即向他解釋道:“父王,孩兒前日遊學去了寧波,參觀了當地的造船廠,從去年開始便接到了大量來自日本九州的訂單,多是減配的探索級戰船,只怕還有一場尚未爆發的大戰。”
“孩兒的一位同學,其父是海漢軍中的高階軍官,常年駐紮九州佐世保基地,據說當地正在準備接待工作,而且檔次規格比去年石迪文大人訪問時還要更高,很可能便是此次參與舟山論壇的各國政要人物。”
這些訊息,李凒手下的情報人員或許也能打聽到一部分,但未必能像李栢一樣得到第一手的資訊,從而將因果關係串聯起來。
這當然也跟李栢在這邊所處的環境有關,他身邊的師長同學不能說沒有平民,但的確大部分人都是非富即貴的出身,所能接觸到的訊息層面,自然要比在市井收集資訊的情報人員高得多。
而且很難說這樣的訊息,是不是海漢故意找這種渠道釋放出來。畢竟當年李凒在海漢留學的時候,也曾在各種場合收到過海漢高官的各種明示暗示,藉助他把海漢的某些態度傳達給當時的朝鮮國王李倧。
李栢見他陷入沉思,也不敢打擾,就在旁邊默默等候。而年幼的李煊對他們的對話無感,早就跑到外邊,讓僕從帶著他到湖邊釣魚去了。
李凒此時又想到了另一個細節,在昨天的晚宴上,他沒有見到來自日本的使節出席。
如果日本的內戰將成為舟山論壇與會嘉賓考察的物件,那海漢故意不邀請日本參與論壇活動,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但作為盟友,海漢沒有透過正式的外交渠道將此事提前知會自己,這又令李凒不禁有一絲慍怒。
在對待日本的立場上,朝鮮一向都和海漢保持著高度一致,過去也很積極地出兵參與海漢針對日本開展的軍事行動,但這次卻似乎被海漢拋在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