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了多次遠航,探尋那些尚未被納入海漢版圖的地區。
僅1640到1650年期間,羅傑親自率領艦隊進行的遠航探險活動就多達八次,其中又尤以馬六甲海峽北側的孟加拉灣為主。
艦隊沿馬來半島一路向北,對暹羅、緬甸、莫臥兒等國的海岸線進行了多次探查,直到印度半島南端才折返。
也正因為如此,羅傑才會堅決反對馮安楠提出的以馬六甲海峽為線,北邊的中南半島全部劃歸安南駐軍的做法。要論對中南半島西海岸的瞭解程度,馮安楠又豈是他的對手,把這些地區交給馮安楠,那就意味著星島這些年的遠航探險活動白乾了。
除了這個方向之外,羅傑也組織了向南的探險活動,自蘇門答臘島、爪哇島方向一路向東南行進,直至班達海海域的西班牙勢力範圍邊緣。
如果不是當地缺乏穩定可靠的補給點,從星島出發的艦隊或許早就進入到澳洲北部活動了。
羅傑的部隊實力不差,但最近這十來年裡,南海地區卻沒什麼能讓海漢軍出戰的機會,大部分域內國家都加入了海漢牽頭成立的南海商盟,沒有合適的理由也不好主動開戰。偶爾有一些地區衝突,往往訊息傳到星島的時候就已經完事了,連武裝維和參與調停的機會都不給羅傑。
羅傑多次向執委會打報告,要求在更大範圍內拓展海漢殖民點,並對威脅海漢航路安全的西方殖民武裝實施主動打擊。但執委會不想南海的和平局面告破,所以一直都壓著羅傑的報告,不允許他擅自採取行動。
空有一身本事卻無處發揮,這可能便是對羅傑前些年狀況的最好描述了。但羅傑又豈是甘於平庸之人,執委會不許明著來,他就想辦法暗著幹了。
從1650年開始,星島駐軍便多次以軍事援助的名義,向周邊多個國家派遣武裝人員,參與各種軍事行動。
雖說星島上報給三亞的說法是這些人只是去當地擔任軍事顧問,但實際情況卻是有成建制的海漢軍參與了當地的作戰。
訊息傳回三亞,執委會自然不會認同星島這種做法,於是便以部隊整編為由,取消了星島駐軍的獨立編制,並且將當地駐軍切割成海陸兩個部分,以進一步削弱羅傑的指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