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碼頭之後,李奈終於是忍不住心頭的疑問,對陶東來道:“陶先生,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要請教!”
陶東來笑道:“你是不是想問,為什麼我們要讓這麼小的孩子入伍當兵?”
“不錯,在下正是此意。這些孩童看起來還未到束髮之年,小小年紀便被貴方徵召入伍,這樣……豈不是有違人和?”李奈心直口快,忍不住指責道。
“他們是童子軍,但並不是真正的軍隊或者民團,也不可能會被派遣到戰場上參與作戰,嚴格說來,他們只是接受軍事化的管理而已。”陶東來解釋道:“他們在這裡不但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也會有相應的文化教育,我們會教他們讀書識字,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等他們年滿十六歲以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進入民團做一個民兵戰士,不想當兵的人也可以去務農、務工、經商、當船員,有很多不同的出路可以供他們選擇。”
聽了這樣的解釋之後,李奈面色稍緩,但還是追問道:“既然如此,為何不讓他們進入正規的書院學習?在營中整日與軍漢為伍,又如何能讀書識字?”
陶東來沒有立刻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我剛才聽施先生提過,據說李先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
說到功名,李奈傲然應道:“在下不才,於天啟元年在廣州府中了會試。”
“那就是舉人老爺了。”陶東來點點頭,繼續問道:“那李先生可否還記得,當初在蒙學與你一起唸書的小夥伴,現在有幾人是考上了功名?”
“秀才不過四五人,舉人唯在下一人耳。”李奈對於自己的專業水平很是自傲,畢竟考上舉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華南的讀書人來說,考上舉人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這就是了,教育並不能讓每個人都成為學問大家。真正能在學問上達到一定高度的只是少數人,就像當初和你一起識字的那些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會成為舉人或者是更高一等的進士,念過蒙學的人也不可能個個都進到國子監。”
說到這裡,陶東來回身指向碼頭道:“你剛才看到的那些孩子,都是經過了書院的初步淘汰,被我們認定為不適合在書院學習的物件。(.)我們的師資力量很有限,目前只能讓少數更聰明的孩子接受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但這些孩子我們也並不打算放棄他們,只是要換一個培養的方式而已,他們在這裡一樣會讀書識字,只是學習的內容跟正規書院有所差別而已。”
李奈搖頭不止道:“不讀聖賢書,豈能妄稱讀書人!”
“在這一點上,我們海漢的風氣和大明有所不同。”陶東來笑道:“我們需要的是有用的讀書人,而不是隻會讀書的讀書人。”
這話雖然有一點繞口,不過李奈還是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反駁道:“讀聖賢書可治天下,豈可稱之為無用?”
“可治天下嗎?”陶東來掩飾不住臉上的嘲諷之情:“既然如此,還要武官和軍隊幹嘛?全國的百姓都去讀聖賢書不就好了?”
“此乃歪理邪說!”李奈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陶東來的這種說法,因為在此之前他從未聽到過如此荒謬的理論。
“是不是歪理邪說,我們不用現在就分出對錯高低,一切可以交給時間去證明。”陶東來看到負責新兵營訓練的古衛已經快步朝這邊走來,便將這場爭論暫時劃上了句號。
兩人面對面互致軍禮之後,陶東來便向古衛介紹道:“這兩位是從廣州來的客商,我和施先生帶著他們到處轉轉,順便也來看看民兵的訓練。”
古衛心領神會道:“那就請客人參觀一下我們的操練情況吧。幾位,這邊請!”
經過近兩月的建設之後,新兵營已經擁有了一片面積足有四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訓練場,並且還修建了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