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很簡單,海漢需要朝鮮在東北亞地區制衡局面,牽制住滿清和日本這兩個喜歡爭強鬥狠的國家,自然不能讓朝鮮的軍事實力遜於這兩個強鄰。
所以早年間在開發大同江沿岸時,海漢便在當地規劃好了煤鐵複合產業、軍工業和造船業,協助朝鮮組建新軍。
而如今朝鮮的武裝規模,李凒認為應該也在安南之上。
單是海軍一項,朝鮮就擁有一南一北兩支海軍艦隊。由李凒掌控的南方海軍,艦船數目就並不比安南差多少,跨海投送能力和兩棲登陸作戰的經驗,他認為甚至還要強過安南。
在海漢舉行的多次聯合軍演和大比武活動中,朝鮮海軍的表現也沒有輸給過安南同行。
但鄭柞的牛皮已經吹出去了,李凒卻沒辦法在這種場合立即予以澄清。這樣一來,外人難免會留下一個“安南強於朝鮮”的印象,李凒只能想辦法從別的地方挽回。
而在場旁聽的海漢高層卻對鄭柞的表現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作為一國元首,這樣不遺餘力地為海漢構建的軍事聯盟體系作宣傳,其效果肯定要比海漢自行吆喝好得多。
隨後上臺的顏楚傑,對鄭柞的演講內容又做了一些補充說明。
海漢所構建的軍事同盟,其實已經不止安南和朝鮮這兩個成員,還有葡萄牙、占城、柬埔寨等國也在其中。只不過每個國家與海漢締結的盟約會有細微的差別,因而具體到每個國家,所執行的標準也就會存有差異。
比如同樣是軍事盟友的葡萄牙,就不會在人員、船隻、裝備等方面依賴於海漢,也沒有默許海漢在葡萄牙控制地區駐軍。
但進入戰時狀態後,雙方都有義務援助對方,協動作戰。比如當年兩軍曾聯手攻打西班牙人控制的呂宋地區,就是最為經典的戰例之一。
顏楚傑所要表達的是,與海漢締結軍事同盟的方式和程度都非常靈活,並不一定要照搬安南的模式,各國可以自行選擇適合本國狀況的方案,也可在論壇活動期間與海漢進行單獨的協商。
當然了,顏楚傑最後少不了再強調一遍,與海漢結盟並非強制性的措施,各國都有選擇是與否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