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1章(1 / 2)

李發說完這句話,看到陶弘方臉色微變,立刻便猜到他心頭所想,笑著說道:“這不是什麼犯忌諱的事情,其實你只要向父輩打聽打聽,就會知道這種做法在我海漢國並不鮮見。扶持這些有根基的家族,其實本來就是司空見慣的做法,只是你們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對此所知不多,才會覺得驚訝。”

海漢從建國早期開始,便採取措施在周邊各國扶持親海漢的民間勢力,其中又尤以社會地位不高,但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商人群體為主要物件。這樣一方面海漢能夠獲取發展所需的各種商業資源,另一方面以利益拉攏這些商人群體,讓他們加入到海漢對外擴張的程序中。

在這期間,的確有不少來自外界的商人成為了海漢的忠實夥伴,如李發所在的廣州李家,福建的許家等等,甚至還有很多商人索性就舉家遷到海南島,接受歸化成了海漢國民。

這些有心與海漢建立長期深入合作關係的家族,大多都會按照海漢的建議,選派家中的年輕子弟到海漢留學深造。而完成了這些培訓的人員,也有不少留在了海漢發展,甚至以入仕入伍的方式,成為了海漢國的官員。

陶弘方道:“先前得到一些訊息,說是本地軍中就有不少揚州出身的軍官,如今看來,可能不止是軍中如此,其他衙門應該也有類似的情形。”

李發應道:“的確如此,揚州鹽商在江浙一代擁有百年基業,家族財雄勢大,自然是要想方設法培養子弟進入官府任職。不管是在前明,還是如今,類似這樣的做法一直傳承下來,你們也不必覺得不妥。”

陶弘方道:“但約定俗成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對的。”

李發笑道:“你說得對,不過老夫也有一句話要提醒你們,所謂對錯,往往並非絕對,差異只是在於你從何種角度和立場去看待問題罷了。”

陶弘方和寧子敬對視一眼,沒有再就此提出反駁。就算他們不太贊同大量引入商人子弟做官的措施,但也不得不承認李發的說法是對的。很多事情的性質並不能簡單以對錯來劃分,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父輩提到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現在看來,他們似乎還處於分對錯的階段,對於這些措施所來帶的利弊並沒有形成一個全面的認識。但要如何將看待問題的角度調整到與父輩同步,他們暫時還沒有找到一個明確有效的方法。

李發似乎並不在意他們此時的心理狀態,繼續自顧自地說起了此次去揚州與當地商人會談取得的部份成果。

隨著與海漢的合作日漸深入,揚州鹽商也意識到海漢對於鹽業的監管措施要比大明嚴格得多,儘管他們仍然能夠利用手頭掌握的分銷渠道來賺取可觀的收益,但這僅僅只是迫於如今局勢的臨時舉措,肯定不是長遠之計。海漢對鹽業的規劃十分明確,遲早都會將這個行當的產銷渠道全部收歸官方,到時候留給他們的可能真就只是殘湯剩飯了。

所以出於未雨綢繆的考慮,鹽商們也認為有必要早點開始在其他領域佈局,以延續家族的榮光。除了選派族中的優秀後輩子弟到三亞留學,幫助他們進入海漢官府機構任職之外,各個鹽商家族也在積極地將手頭的資金投入到其他領域,甚至會選擇一些跨地域的經營專案,作為長期部署的物件。

除了傳統農業領域的種植園和農場之外,鹽商們也意識到自己手頭的資金其實還可以有更多的去處。比如類似瓊聯發這種類似商業聯盟的大型機構,鹽商們就非常感興趣。

鹽商們手頭有錢有資源有人脈,但要成立類似瓊聯發這樣的商業機構,還是缺乏相關的運營手段。基本的經營專案好辦,派人到瓊聯發打幾年工也就學會了,但鹽商們還是希望能夠透過合作的方式,將一些更為高明的經營手段也學過來,比如怎樣才能像瓊聯發一樣,透過科學的管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