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8章(2 / 3)

殊的勞工存在,那就是被判處苦役的犯人和戰俘人員。

目前海南島上被判苦役的人員有大約八成左右都是被送至石碌礦區勞作,這地方遠離人口聚居地,只有一條鐵路通往文明世界,歷年來想要從這裡出逃的犯人不少,但成功者卻幾乎趨近於零。

不過李溰感興趣的並不是海漢對苦役營的經營和管理,而是這裡隨處可見的蒸汽動力裝置。站臺上運送礦石等幹散貨的皮帶傳送機,遠處拉著翻鬥式礦車在鐵礦上行進的小型貨運機車,還有先前在火車上聽喬志亞等人介紹的蒸汽挖掘機、捲揚機、碎石機等等,都表明了這個礦區的開採方式與李溰所知的傳統礦場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李溰看來,海漢人制造的蒸汽機的確是一種很先進的裝置,不過在生產場所使用這種機械裝置,主要的原因還是海漢勞動力不足,只能透過這些機械來提升工作效率,以此獲得比人力、畜力、風力、水力等方式更高的收益。

但喬志亞先前在火車上的一席話讓他的這種想法稍稍有些動搖了:“使用更高階的機械裝置是今後生產力發展的方向,我們可以利用機械去完成很多目前靠人力無法完成的工作。世子,製造和使用這些鋼鐵裝置不光是為了節省人力,這就是我們的未來。在今後的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我們會造出越來越多的機械,並使用它們來改變這個世界。”

雖然喬志亞也沒有舉出什麼實際的例子來證明他的這種論點,但李溰卻認為這種理論的可信度比較高,因為他想起了海漢人是來自一個高度發達的海外國家,蒸汽機這種東西應該並不是來到南海的這批海漢人所發明,而是他們從故國帶出來的一種技術而已,而且那個神秘國度中的蒸汽機和其他機械裝置的普及程度,很有可能遠遠超過了目前的海漢,所以喬志亞才會有這種十分肯定的預測。

海漢人日復一日地在這裡採掘鐵礦石,將其運到山外冶煉成鋼鐵,然後用鋼鐵製造出工作效能極高的蒸汽機,送回礦區採掘更多的礦石。在這樣一種迴圈的過程中,海漢的鋼鐵產量和生產力都不斷地得到了提升——李溰便是如此簡單直觀地去理解海漢在礦業領域的操作方式。

不過如果這裡的開採方式真是如海漢高官所吹噓的那樣,李溰覺得很難複製到今後本國與海漢合作開採的礦山,畢竟蒸汽機這種玩意兒是海漢早就宣告不會外銷的看家寶貝。而到時候朝鮮所能採用的開採方式,大概也只能靠廉價的人力來填充了。

但當他隨喬志亞來到山嶺上,從高處俯瞰這裡的採掘現場,他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有點高估了海漢人的本事。礦坑內外的確有不少冒著黑煙轟隆作響的蒸汽裝置,李溰一時間也分辨不清每一臺裝置的具體功能,但這直徑超過一里的巨大露天礦坑裡一層一層的工作面上,至少有兩三千人手持各種工具在勞作,並不是他所想的那樣由蒸汽裝置負擔了大部分的開採工作。

李溰又仔細觀察一陣,見礦坑中真正在從事著“採掘”這個工作的蒸汽裝置,其實就只有坑底一臺巨大的挖鬥機械。這種挖掘機的外形很像是蒸汽火車的車頭前面加裝了一個用鋼鐵長臂、鬥杆、齒輪和挖鬥組成的裝置,由一名技術人員坐在挖臂上進行操作,一挖鬥下去便是一大堆土石,效率的確比人工要高得多。不過這玩意兒體積龐大,在坑底調轉方向顯然極為不便,而且還需要不斷將大量的煤和淡水運至坑底供其消耗,所以使用成本顯然也低不了。

從坑底至坑口各個工作面採掘下來的礦石,都由人力或畜力的小車運至鋪設在礦坑斜面上的軌道礦車,然後由坑口的蒸汽捲揚機將其拉上去,接下來是篩選和粉碎,再將初加工的礦石用貨運機車運到山下的火車站。

李溰看到這裡其實已經大致瞭解海漢為何要不惜成本地大量使用蒸汽機械,這可不僅僅只是節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