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纜繩固定到岸邊埋設的生鐵纜繩樁上。幾名力工推來了專用的貨船舷梯,這種舷梯下面有以固定住的木輪,梯面寬達三米,呈緩坡狀。高的一頭有活動翻板,以直接搭到船舷上連線起來,非常適合船身比較高達的船隻靠岸使用。這種舷梯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無論卸貨下人,都比傳統的方式較為快捷方便。
幾名船員舉著火把站在船舷邊照亮舷梯,接著乘客們便開始從船上陸續登陸了。這一批到港的移民絕大多數都是自願跟隨海漢移民船來三亞定居的人員。兩艘船一共裝運了五百多人,也是將船上擠得滿滿當當。
阮氏兄弟在移民幹部的授意下,一人拿著一個鐵皮喇叭,用南越方言大聲指揮下到岸上的移民前進到指定的區域集合待命。當然在這種時候總會有那麼一些自作主張的人,不過在海漢警察和民團的雙重包圍治下,這種人唯一能夠得到的便是一頓夾頭夾腦的棍子。
阮經貴對於這種場面也沒什麼反應,他並不在意這些同胞遭到了歸化民的毆打。在他看來,對於某些不聽從指揮的賤民,棍棒反倒是教會他們守規矩的最有效方式——雖然僅僅只在這裡接受了幾天的洗腦,但阮經貴已經漸漸開始不能容忍那種不遵守紀律的個人行為了。
而阮經文的反應比他還要更直接一些,或許是在軍營裡待過的緣故,阮經文在看到那些不聽命令,下船之後便晃晃悠悠開始自由行動的傢伙,往往便徑直採用了拳腳相加的方式,搞得旁邊的警察倒還得先阻止他的暴行。不過捱打的人在這種人數地不熟的環境之下也不敢反抗,挨完揍便老老實實地回到了佇列中,按照著老司機們的指揮排著隊向劃定的集合區域前進。
大概花了十幾分鍾,船上的平民終於登陸完畢,正當阮經貴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活動舷梯上又出現了新的身影。而這次出現的人都帶著腳鐐手銬,走一步便嘩啦嘩啦作響,不問知這些肯定就是順化戰役中被俘的南越軍人了。
在這次的順化戰役中,民團俘虜了數千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提前投降的帶路黨,這些人在戰後都透過與北越達成的協議進行了釋放。而另一部分在攻城戰當中俘獲的軍人,則被作為了戰俘抵債協議的一部分,用船裝運回了三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