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的運輸距離?這招妙啊!”
如果利用好這兩個無人島,那麼在登陸點和永安港之間長達三十海里的往返航程就可以縮短到一兩海里,而運力短缺的問題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別說兩次投送,就算是四次投送估計都不會有問題了。當然了,在此之前,指揮部還得策劃好比較完善的登陸步驟,何時將一部分人員先投送到近岸的小島上,何時發起登陸,這都還需要仔細研究。
兩天後,前線指揮部向大本營發回了最新制定的作戰方案,並獲得了執委會的認可。登陸行動開始進入最後的準備期,在前線指揮部的安排之下,被調到永安港的北越長矛兵與火槍部隊進行了三天的合練。雖然時間很倉促,但練過總比沒練強,戰局已經沒有時間讓這邊再慢慢練下去,指揮部也只能把死馬當活馬醫了。
1月28日,準備多日的登陸計劃終於進入實施階段。雖然有好事者提議是不是應該把這次行動命名為“d-day”,以便日後的穿越政權史料對這次創造了諸多第一次的作戰行動作出比較高洋的記載,但軍警部還是很任性地把“圓月行動”的方案代號沿用了下來土鱉不土,戰鬥力五,要是不想辦法土氣一點,那還是革命軍隊嗎?
在山嶺防線上得到訊息的鄭柏終於鬆了一口氣,如果海漢人再不出兵,他覺得自己頂多還能守個三五日,結果多半都是戰死在這裡清都王鄭已經下了死命令,不允許這裡的人馬再次後撤。
海漢人到了這裡之後,鄭柏也是算是想方設法滿足了他們的一切所需,從民夫到長矛兵,從偵察到作戰,只要是海漢人提出來的要求,鄭柏幾乎就沒有拒絕過。這一方面固然是升龍府方面的命令起了作用,另一方面鄭柏也真的滿心希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海漢人能夠分擔自己的壓力,雖然僅僅一千多人的海漢軍隊不可能把南越軍全部消滅在這裡,但如果能夠從海上對南越發起一些襲擾式的攻擊,分散一下南越的注意力那也是好事。
但當海漢真的宣佈開始行動的時候,鄭柏又忍不住有些擔心,畢竟他的二兒子鄭廷就在這次要在敵後登陸的攻擊部隊當中。想到南越火槍兵在前段時期的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犀利殺傷力,鄭柏不由得為兒子的安危捏了一把汗。按照海漢人的計劃,北越受訓部隊和長矛兵將會參加敵後作戰,這就意味著鄭廷很可能會首當其衝成為南越軍的攻擊物件海漢人肯定不會拿自己的部隊擋在最前面當炮灰使,這差事只能由北越的軍隊來完成。
而海漢人接下來的作戰方案,鄭柏知道得也並不詳細,海漢人只留了馮安楠在山嶺陣地擔當聯絡官。從登陸開始,一切的前方訊息都只能透過海漢聯絡官這個渠道來獲得了,鄭柏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按照海漢人的建議,調動部隊配合進行反擊作戰。
不過鄭柏對於自家部隊要變成炮灰的想法也僅僅只是猜測而已,當天傍晚天色漸暗之時,在永安港上船的首批軍隊並非僅僅只有鄭廷所率領的北越受訓部隊,海漢民團也一起拔營登船出發,其中也包括前線指揮部在內的作戰人員。同時出發的還有從大本營帶來的數百名民夫,他們將擔負起登陸後協助工兵修築防禦工事的任務。
這支船隊出發之後,永安港便只剩下了少量碼頭維護和負責看管輜重的人員。前幾天熙熙攘攘的濱海沙灘頃刻就回到了近乎原始的冷清狀態。
船隊出發後在海上兜了個大圈子,等到天黑的時候才慢慢兜回到預定登陸點外海的兩處小島附近。在此之前一天,“飛速號”已經趁著夜色送了數十名工兵上島,花了一天時間在兩個小島的東邊海岸修築了簡易棧橋。船隊從外海兜回來,正好能看到島上工兵所亮起的導航燈光,而位於海島以西的大陸上卻完全無法發現這個貓膩。
船隊分作兩隊停靠到兩個海岸上,離海岸更近的是海漢民團和輜重部隊,在遠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