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相處模式,讓秋蘭溪都有一種在大學圖書館遇上的那些結伴學習的學習搭子。
如果遇上了一個合適的『共學』,對許多人來說好處是很多的,監督、陪伴、鼓勵、競爭……這些都能促進她們更加用心學習。
秋蘭溪其實是不太理解這種模式的,因為她一直都是一個人學的,她不會因此懈怠,也不覺得孤獨,更不會因為只有一個人就在學習時偷懶摸魚,她的執行力並不算差。
但如今秋蘭溪倒有點理解那些搭夥學習的人了,畢竟人再努力用功也會有疲憊想放鬆的時候,這一點秋蘭溪自己其實也能調節好,但燕清黎卻能縮短這個過程。
最關鍵的是,秋蘭溪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一種名為『家』的感覺。
她們都在互相瞭解,有摩擦、有矛盾,同樣也有溫情。
秋蘭溪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其實也不是那麼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
確切地說,是不那麼擅長處理與自己建立了親密關係的人而產生的情緒。
這一點秋蘭溪在以往開診所去別的醫院時經常能遇上,在左右逢源卻唯獨在家脾氣極端暴躁的,在外被盛讚耐心溫柔的老師教育自己子女時卻只能讓他們恐懼……
絕大多數人,都在下意識將自己最親密的人當作負面情緒的發洩桶,他們會下意識在親近的人面前不加一點隱藏,哪怕不承認,心裡也會認為既然對方愛自己,就應該去接受這一切,不然就是不夠愛。
秋蘭溪以往所學的大部分情緒管理,也會在這種時候失效,少部分能運用起來的,也是下意識為了讓一切都偏向自己。
這樣當然是不好的。
相比之下,燕清黎無疑就有耐心得多,也脾氣好得多,她不擅長跟秋蘭溪鬥嘴,因為人情緒激動之下是很容易說出傷人的話的,而秋蘭溪卻是個陰陽怪氣的大師,她太清楚該如何踩人痛點了,總能讓人破防。
所以有時候她與燕清黎產生摩擦時,真的是能把人給氣到心口疼,不過通常這種時候,燕清黎要麼會退一步讓兩人都冷靜之後再交談,要麼就會幹脆封閉自己的聽覺,彼此雞同鴨講一陣,也就徹底消停了。
秋蘭溪並非不會管理自己情緒的人,在意識到問題後並不會放任而會去改善,畢竟這種問題並非解決不了的,端看當事人願不願意去改變。
而她是願意的。
秋蘭溪著實為此感受到了點世事無常,她前世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與照顧,也明白世間美好事物不少,但始終沒有與別人建立過任何親密關係,倒不是沒有遇上過態度真誠的人,而是秋蘭溪的內心始終是封閉的。
她不是沒有試著去了解,可就是無法在他們面前展露出真實的自己。
她從小就習慣去分析一個人的動機,去推測如果自己做了什麼對方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她一早就以局外人的角度為對方定好了結局,理性壓過了情感,自然就不會與他們更近一步。
而燕清黎不同,她是她人生中的一個意外。
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莫名其妙糾纏在了一起,在理順這兩條線的過程當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而隨著這種瞭解的加深,秋蘭溪再難將對方當成土著看待,哪怕她們的思想不那麼契合,她們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她們曾身處對方想像都想像不到的時代。
秋蘭溪很難形容她現在的感覺,那不是用她現有的心理學知識都闡述出的話,人的愛情是由荷爾蒙產生的,所以許多人說,很多人的愛情在最後都會變成親情。
以往秋蘭溪是認同這種說法的,但現在她不那麼認為了。
她很確定,自己一開始並沒有被燕清黎吸引,無關激素的影響,那是精神上的碰撞,秋蘭溪相信,就算現在燕清黎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