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他張了張唇瓣,心中那句“真想與你再同看一回槐花”,盤桓在嘴邊,卻終究,沒有說出來。
過了十八槐,走過金水河上的斷虹橋,從熙和門出去,巍峨高聳的午門,就在眼前。
搖光站在熙和門前,抬起帽簷,向重重宮闕回望。夕陽之下金水橋蜿蜒如帶,波光粼粼,望得更遠一些,在蒼蒼暮色中,太和門所蓋的金黃琉璃瓦金光流轉,碩大的白石基座寬闊威嚴。銅獅猙獰怒目,被斜陽拉出長長的影子。
這樣恢弘博大的景色,在小小的後宅,是看不見的。
這就是天子聽政之所,各部官員按照品秩依次而立,皇帝便坐在最高處,是萬人視線所聚集的中央。列位臣工山呼萬歲,她的阿瑪曾經也在其中。
她忽然想起,去歲冬天,她 人在天涯
葫蘆奉太皇太后的命守在前殿, 老太太也許是知道皇帝會來,所以特地派了人在殿前守著傳話。
他從一片燈影裡小心翼翼地挪到皇帝跟前,打千兒請安, 喜興洋洋地說:“奴才慈寧宮葫蘆,給主子爺請安啦!”
皇帝勉強平復心緒,草草道了起,又問,“老祖宗不在殿內麼?”
葫蘆搖搖頭,老實巴交地回話:“老主子記掛著今兒是主子爺的萬壽節,領著二位嬤嬤, 正在後面大佛堂禮佛。”他趁著天黑, 才敢飛快地覷一眼皇帝的神色,見天子仍是尋常那樣恬淡的模樣,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接著道:“主子爺還請進西暖閣稍待, 容奴才們孝敬主子進茶。”
皇帝說不必,老太太不在殿內,按著禮數,他沒有進去坐的道理。皇帝負手站在廊下,內殿裡一陣窸窣聲響, 緊接著慢慢悠悠地晃出只貓,那是寶爺,觀望了好一陣子, 才在皇帝腿邊蹭了蹭。
皇帝想起她在慈寧宮當差時,老愛抱著寶爺, 不免笑了。
太皇太后直到戌正時才從大佛堂出來, 皇帝在廊下已經等了一個多時辰, 李長順幾次三番想勸他回去,皇帝都恍若未聞。因此瞧見兩列燈籠從廊角如水般湧出金芒時,一旁侍立的人多多少少都鬆了口氣。
燈火溫和,照徹皇帝的眉眼,他向重重光影深處頷首問安,口中道:“孫兒給皇瑪瑪請安。”
太皇太后在離他只有幾步遠的地方站定,就著燈火,仔仔細細地打量著他。老太太心裡百味混雜,既有欣慰,亦有心寒。他可以固執到這種地步,足見是用情至深,託付了滿腔的真心。但是往往想要緊緊抓住的東西,往往難以抓住。
太皇太后終究是心軟,雖然開了春,在風口上久站,兼之喝了酒,對身子並不好。老太太嘆一口氣,發了話,“到裡頭坐,蘇塔,命人沏熱熱的茶來。”
皇帝是個要強的性子,縱然再累,面上依舊是從容不迫的。他隨著老太太進了西暖閣,在炕邊坐下,客客氣氣地接過蒲桃奉來的熱茶,水汽氤氳了他的眉目,他卻不忙著喝,將盞子擱在炕几上,直表來意,“這樣晚,還來攪擾瑪瑪,委實是孫兒的過錯。”他看著太皇太后,微微含笑,“聽說您今日傳錯錯來與家裡人說話,如今前頭大宴散了,外臣命婦皆已出宮,孫兒也來接她回去。”
往常皇帝要問起搖光的事,向來前頭還得有些彎彎繞繞的客套。如今這麼直言不諱,想必是心有隱憂。太皇太后不緊不慢地喝了口茶,卻不著急答他的話,反而問:“你曾與我說過,心若恆一,山海可移,便做愚公也不要緊。如今我問你,山移了幾成?”
西暖閣裡掛著料絲萬蝠萬壽圖四方燈,燈下的皇帝澹然沉篤,徐徐道:“移山非一人之力,須齊眾人之心。孫兒自有孫兒的考量,一步一步走得穩當,不急在朝夕,還請瑪瑪放心。”
太皇太后便覺得很好笑,明明在國政上已經收放自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