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沖突,是人類究竟要向內,修建一條地心隧道,繼續糟踐南極大陸?還是向外,往太空發展?
立意就變成了:人類絕不能困囿於地球,一定要仰望星空!”
“時間線開始於地心隧道通車之前。
當時環境惡化,臭氧層破壞,強紫外線摧殘著地面,天空全是灰塵聚整合的雲。人們都裹得嚴嚴實實,戴著一種透明的呼吸膜,還有一種類似草帽的防護帽。
這些已經有設計圖,我不重複了。
而書中有一段描寫,說無人駕駛的智慧汽車,行駛在一座巨大複雜的環狀立交橋上。
車的時速都超過百公里,但車間距只有兩米。也就是說,在智慧駕駛下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而這輛車衝向一個岔路口,眼看要撞入另一條車流時,車流中正好出現一個空檔在迎接它。
人工智慧把公路的利用率發揮到極致……”
負責設定的作家貼上一張概念圖,正是剛才所述的場景:
一座環狀立交橋,每輛車在高速狀態下,始終保持著均等距離。於是,立交橋形成了一個汽車瘋狂大轉盤。
砰砰!
作家又敲黑板,寫上“智慧,科技產品”幾個詞。
“我們擁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它的政治,rry沒有政治,經濟、文化、民眾生活都要有所體現,哪怕只體現一點點。”
“今天我們討論的就是,當時可能會出現哪些科技產品?”
“故事發生在近未來,不需要太過誇張。大家暢所欲言,也許誰的一句話就會激發靈感。”
咦?
這道題我會!
許老師眼睛一亮,小愛你好!siri你好!實體模擬娃娃你好!
但他沒有吭聲,因為不稀奇。
縱觀以前的科幻電影,在這些科技產品上一向不缺乏想象力。
果然,有說智慧腕錶的,有說智慧眼鏡的,有說虛擬現實技術的……宛如1958年那部《十三陵水庫暢想曲》裡,想象的ipad、膝上型電腦、視訊通話……
“許總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