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劣勢,但是卻無法解決輕型陸軍在裝甲防禦方面的問題。因此,在這一地區的進攻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中國在巴爾幹戰場上損失的大部分兵力都是在用輕型部隊進攻大俄羅斯軍隊嚴密防守的戰鬥中受到的。而大俄羅斯軍隊也非常明白在他們手中的優勢,而且極大的利用了這種優勢來抵抗中國與歐洲軍隊,再加上中國與歐洲軍隊在指揮上的混亂,這就讓中國與歐洲軍隊在進攻的時候面臨著極大的危險,並且在大量損失兵力後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可以說,現在地形條件對中國來說已經相當不利,如果沒有個好的解決辦法的話,那麼中國軍隊在這一方面的每一步前進都將付出極大的代價,這種代價甚至是不可接受的,而要改變這種局面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在指揮的問題上,這並不是中國人自己就能解決的,這需要歐洲的配合,要照顧到雙方的利益,因此,要想在這一方向上取得突破,那麼先解決好中國與歐洲之間關於指揮權的問題是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
在第一波進攻中,巴爾幹戰場上,中國軍隊一共損失了大概四十萬部隊,其中犧牲十五萬,因傷減員二十五萬左右。另外要提一點的是,歐洲軍隊的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由於在該戰場上,擔任主力進攻任務的是中國軍隊,所以歐洲只損失了大概二十萬的部隊,其中陣亡十萬,另外因傷失去戰鬥力的有十萬左右。中國與歐洲在該戰場上就損失了超過六十萬的部隊,這已經讓中國與歐洲感覺到了壓力。而在裝備損失方面,中國與歐洲一共損失了一千多輛坦克,接近兩千輛裝甲戰車,兩千多架直升機,一千五百架左右的戰機,其中70以上是中國軍隊的損失。這已經給中國軍隊製造了巨大的壓力。該戰區已經遠離中國本土,任何武器裝備都需要從中國本土運送過來,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每一點損失都需要花費更大的力量來補充。從成本上計算,同樣武器裝備的損失,該戰場是遠東戰場的一倍半。最為要命的是,該戰場上歐洲軍隊的補給幾乎都是由中國軍隊在承擔,也就是說歐洲軍隊的損失也是算在了中國軍隊頭上的。另外中國還需要使用一樣的運輸路線向歐洲提供別的戰略物資,這就很大的加重了運輸壓力。這些困難都加劇了該戰場上中國軍隊進攻的難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