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印度已經穩定了防禦陣地,並打退了巴基斯坦方面的進攻,由於巴基斯坦軍隊的保守,現在印巴戰場上的主動權已經落在了印度手裡。同日,中印戰場上,印度焦爾哈德到那加山脈以北地區已經被中國軍隊切斷了聯絡,中國軍隊正在該地區清除印度的殘餘軍隊,並且在佔領迪布魯格爾後開始大量囤積物資,新的軍用機場也在緊急修建中,從中國軍隊的行動上來看,中國打算用空運將重型的坦克師調往戰爭前線,以配合輕型山地師完成對印度在布拉馬普特河一帶防線的突破。但是在這一地區並沒有適合修建能夠供大型運輸機起降機場的條件,就算是中國能把坦克部隊調到前線,那麼後勤供應也是跟不上的,如果只靠用空運來解決後勤供應問題的話,將是極不可靠的,現在供應前方的4個山地師以及空降第15軍就主要是靠空運解決,這已經讓中國軍隊的空運能力捉襟見肘了。所以中國要在中印戰場上擴大軍隊數量的話,就必須想辦法解決喜馬拉雅山脈帶來的後勤補給困難問題。
2014年6月8日,中國外交部長結束了巡迴訪問,回到了北京,這次訪問基本上是成功的。新歐洲聯盟表示部分支援中國對印度的自衛反擊作戰,並且願意在中國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提供援助。大部分受到過中國幫助的南部非洲國家也對中國的行動表示支援,當然背後是得到了中國更多的援助。而南美洲的阿根廷因為依靠中國的軍事援助,也對中國的行為表示了支援,阿拉伯世界國家因為礙於巴基斯坦的面子,表示並不反對中國對印度的戰爭行動。同日,印度外交部長也回到了新德里,他也獲得了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支援。東南亞地區的國家因為夾在中印之間,只能表示希望雙方儘快結束衝突,而並不明表支援哪一方。這場中印之間的衝突,也就此在世界上分劃了國家的勢力與關係,世界分為了2大陣營,分別在背後支援中印雙方這場最大的地區戰爭。
2014年6月9日,中國特使秘密出訪了緬甸與孟加拉國。中國此次外交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打通運輸渠道,能找到繞過喜馬拉雅山的後勤補給線。當然,最好的渠道就是緬甸與孟加拉國同意中國的武器裝備從他們國內經過了。
2014年6月11日,緬甸與中國秘密簽署了協議,中國幫助緬甸國防軍實現裝備的更新,中國停止支援緬甸北部山區的緬共的活動,中國向緬甸提供發展經濟所需要的資金與技術。緬甸向中國開放北部的公路系統,並且開放緬甸北部空中走廊,以供中國後勤運輸需要,同時緬甸提供2個軍港給中國的潛艇部隊秘密使用,做為交換,中國將贈送4艘推移的江衛3型護衛艦給緬甸海軍。孟加拉國也表示願意向中國空軍開放領空但是隻限制為運輸機等非戰鬥飛機使用。而中國將對孟加拉國進行經濟援助。其實緬甸一直就對印度在印度洋地區的橫行很不滿意了,但是自己國內受到北方的緬共的拖累,經濟一直不見起色,所以也不敢怎麼得罪印度,現在中國已經同已經打了起來,緬甸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既可以得到中國的大量經濟援助,又可以限制北面緬共的發展,還可以打擊印度的勢力,這一舉三得是緬甸所不能拒絕的。但是孟加拉國卻不敢正面得罪印度,因為他需要依靠印度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孟加拉國在同意向中國飛機開放領空的同時也答應向印度空軍開放了領空,雖然這個意義對印度不大,但卻照顧了印度的情緒。
2014年6月12日,中國的車隊開始從雲南出發經過緬甸北部地區,將軍事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了中印衝突地區。這條路在6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保證了中國軍隊抗日戰爭的物資供應,只不過那時是從印度(原英國殖民地,包括了現在的孟加拉國)把物資向中國內地運輸,現在是把物資從中國運到了中國對印職位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