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漢苦役營中服刑人員的成分非常複雜,有來自崖州大牢的囚徒,有歸化民中的罪犯,有去年在大陸地區俘虜的山賊和海盜,也有來自安南國的南越戰俘,總人數已經達到數千之多,被分佈在瓊州島上的數十處工地從事著最粗笨艱苦的體力勞動。這些人被判決的刑期長短不一,從一個月到無期都有,刑期不長的大概還能有個盼頭,但有些已經沒希望能活著離開苦役營的人,就難免會有些鋌而走險的想法。
藉著野外做工的監管漏洞逃跑,在苦役營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幾乎每個月都會出這種事情。不過自苦役營組建以來,還從未有過真正能成功逃脫的人。因為這些苦役做工的地方几乎都是在海漢控制區之內,這些苦役既沒有身份號牌,也沒有任何補給品或是可以購買補給的流通券,即便能夠從工地上逃脫,往往也很難長時間藏匿行跡。而逃亡者被抓到的後果,如果罪不至死,往往就是被髮配到遙遠的黑土港,從事對人體危害極大的煉製煤焦油工作。
不過苦役從工地直接逃進了大明官府控制下的城池,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但不管他們逃到哪裡,喬志亞都不可能讓這批膽大妄為的苦役成為第一批成功逃脫的開路先鋒,因此哪怕是採取較為強硬的態度,喬志亞也一定要讓民兵儘快進城抓捕這批犯人。
在這麼小的一座城池裡,外來者很難找到合適的庇護所,因此進城的民兵很快就在城牆根下發現了數名苦役。這其中有人見勢不妙立刻拔腿就跑,也有人一看到民團兵的影子就跪伏在地上不敢再抬頭——他們大概也明白想要從這些煞星手底下再次逃走,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民兵們並不急於追捕再次逃竄的犯人,因為一個小時之前這些犯人逃進昌化縣城,肖老三就已經下令關閉城門,因此這些人不管怎麼逃,也沒辦法離開這座小小的縣城了。
這批被派到昌化執行任務的民兵幾乎都參加過在安南的戰鬥,說起來也算是有過正式戰鬥經驗的老兵,處理這些被抓到的逃犯可謂駕輕就熟,反按在地上以極快的速度三兩下就用麻繩捆好了手腳,讓其動彈不得。隨後有人拿來成串的腳鐐,將這些人一一鎖上。這種精鐵腳鐐一般只在運輸苦役的過程中才會使用,十人甚至二十人穿成一串,必須要集體行動才行,根本無法逃脫,不過做工時一般都會摘去這些束縛,以增加勞動效率。
抓捕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民兵們進城十幾分鍾時間,就已經抓住了近半的逃犯。肖老三也與喬志亞在城門處一起監督著抓捕程序,畢竟這批民兵進城打的可是“協助官府緝拿逃犯”的名義,而且每隊民兵也派了幾名衛所兵跟著行動,以避免發生失控的局面。
肖老三看到被腳鐐穿成一串的逃犯在民兵的押解下慢慢朝城門處走來,似乎無意地說了一句:“海漢民團真是訓練有素,看來近兩年崖州地方安定,盜匪絕跡,也是有道理的。”
喬志亞聽到這話,腦子裡立刻就活動開了,肖老三這話似乎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帶著某種弦外之音。他試探著應道:“崖州那邊,官府對我們的民團是相當信賴的,現在幾處巡檢司的人馬,都是換上了民團的人。這樣一來可以替官府省下一筆人員開支,二來民團中有大量黎苗青年,也可以幫這些山民解決一部分生計問題。”
肖老三應道:“此法倒是不錯,我昌化縣地廣人稀,駐軍數量又少,往年經常受到南洋海盜襲擾,民眾苦不堪言……在下身為朝廷命官,也時常為此而夜不能寐,不知該如何解決才好啊!”
話說到這個份上,喬志亞就算是個西方長大的abc,不太懂得東方文化中這些曲裡拐彎的說法,也已經聽懂肖老三話裡想要傳達的意思了——這就是要主動投靠過來抱大腿啊!
喬志亞乾咳了一聲道:“既然昌化民眾有這個需要,那我們也樂於出錢出人出力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