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綱擔心有人利用皇室的影響力對幕府做文章,思慮再三之後,決定還是要親自跑一趟京都,以確保事態不會繼續失控。
他堅信只要自己在京都露面,便可讓諸多對幕府不利的傳聞不攻自破,挫敗所有針對自己的陰謀。
畢竟在這個國度內,自己才是真正的統治者,不管是起兵造反的九州叛軍,還是其他隱藏在暗處的陰謀家,都只是即將被碾碎的蟲豸罷了。
德川家綱的想法是沒錯,但他的確有些高估了自身的實力,特別是經過半年戰事之後的幕府軍,在心態和氣勢上都已遠遠不如剛開戰的時候了。他這一走,沒法再對九州前線的戰況作出及時反應,不可控的因素就大大增加了。
德川家綱剛踏上去往京都的行程,訊息便透過某些秘密渠道傳回了九州。九州諸藩隨即便啟動了準備好的宣傳攻勢,利用細作在關門海峽兩側的戰區散佈訊息,稱德川家綱因重病無法指揮作戰,已悄悄撤離前線返回江戶。
而類似的傳聞還有另外幾個版本,如幕府內部發生了政變,德川家綱被其家臣軟禁,目前已淪為了階下囚。
還有訊息稱德川家綱已秘密前往四國某地,準備與九州聯軍進行停戰談判,屆時幕府將向九州諸藩割讓四國地區的治權,作為換取和平的條件。
最離譜的傳聞甚至稱德川家綱突然病逝,幕府在確定繼任者之前決定秘不發喪,但很快就會主動撤軍停戰,放棄征服九州的目標。
但無論是哪一種傳聞,幕府即將撤軍,以及幕府準備放棄本州西部和四國地區,幾乎都是必定會出現的兩個要素。
這些無頭無尾的傳聞也未必有多高的可信度,但問題就在於當事人德川家綱已經離開了前線。而且他為了不影響軍心,還是特意安排了秘密出行,知道他行蹤的人其實不多。
這就在無形之中造成了對幕府極為不利的局面——德川家綱本人此時無法出現在前線軍隊面前,撇清這些刻意製造出來的謠言。
而幕府即便在此時公佈德川家綱的真正去向,但由於無法由其本人出面證明,反倒是會坐實了那些聳人聽聞的傳言。幕府對此作出的所有解釋澄清,都極有可能會被聽眾認為是故意掩飾真相的藉口,反而是加重了傳聞的可信度。
此時幕府軍中很多人都想到了同樣的問題,在統帥失蹤之後,這場討伐九州的戰爭是否還要繼續打下去,自己在前線跟敵軍拼命搏殺還有沒有意義?
一旦有人開始琢磨這種問題,軍中計程車氣就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懾於幕府權威,不得不出兵助戰的小藩,此時肯定就要考慮自己的退路了。
如果在戰爭結束時沒有儲存下足夠的軍事力量,那麼自己的領地很可能會在戰後被其他強藩吃掉連骨頭都不剩。
開戰之前和終戰之後,無論哪一方勝負,都是強藩吞併弱藩最為密集的時期,這是早就被日本數百年內戰史證明的客觀規律。這次幕府與九州開打之前,九州內部也先完成了一輪大規模的吞併,原本的三十多個藩上演了一波大魚吃小魚的戲碼後,最後就只剩了目前組成九州聯軍的五大家族掌權。
不管是拒絕成為強者的盤中餐,還是打算把別人當作自己的盤中餐,這個時候儲存實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近期在關門海峽一直保持防守態勢的九州聯軍,卻罕見地向幕府軍的陣地發起了主動進攻。
這種做法的確是大大出乎了幕府軍的意料,因為九州聯軍在正面戰場上是採取守勢為主,主動出擊的行動幾乎都是從海上突襲幕府大後方的補給線,極少會將幕府軍的前線陣地和軍營作為目標。
而這種異乎尋常的舉動,也被一部分幕府官員和將領解讀為九州聯軍真的知悉了德川家綱的情況,知道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