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計劃充當墊腳石。
最後的爭論結果就是,各家按照自己的主張各行其是,認為應該出城迎戰的,便自行率軍出城,認為應該穩妥守城的,則是加緊在城牆上佈置滾石檑木等城防設施。
錢文賢看到這樣的亂象,卻也無計可施,只能暗暗祈禱老天保佑,宜興縣能僥倖過了這一關。
天明之後,出城的兩支明軍分別從左右兩翼向海漢陣地發動了攻勢。
但進攻從一開始就不太順利,海漢軍沒等他們接近,便開炮轟擊了明軍的陣列,其中一炮直接命中了左翼明軍的旌旗,主將死傷不詳,但隊伍很快就出現了潰散。
悄悄趴在城頭垛口觀戰的一眾武將同時發出了嘆息聲,戰場上發生這樣的情況,主將就算沒死,也很難再組織部隊發動第二輪的攻勢了。
果然過不多時,左翼的明軍便失去了繼續作戰的意願,開始撤離戰場。
海漢軍倒也沒有猛追,待其主動脫離戰鬥後便停止了開火。
而右翼的明軍攻勢更猛,但死傷也更為慘重。在開闊戰場上頂著海漢軍的火力進攻,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士兵們身上的甲冑,並不足以抵擋住海漢軍的槍炮打擊,在距離海漢軍陣地尚有百丈遠的地方,衝鋒的明軍便開始成片倒下了。
在失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人馬後,主將意識到他們就算搏命也無法衝入海漢陣地,於是下令鳴金收兵,這支部隊同樣也是黯然離場。
從開戰到結束,其實也只是片刻工夫,但躲在縣城城頭觀戰的眾人,個個後背都已溼透。
平心而論,如果換作他們帶隊出城迎擊海漢軍,表現也未必好得到哪裡去。
過去只是聽說海漢軍火力兇猛,幾乎不會有近戰的機會,到底兇猛到什麼程度,大夥兒也只能憑空想象。今日親眼得見,方知傳言不虛。
別說出城作戰這兩支千人隊了,就算把全縣城的守軍都拉出去,也未必能頂得住如此猛烈的火力輸出。那一炮打到陣列中,當即便是幾十上百人的死傷,盔甲如同紙糊一般無用,這誰能頂得住?
眾人暗自慶幸,選擇了在城中堅守,至少有這城牆掩護,應該不至於跟城外的同僚一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