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關鍵是的操作不止這些,在合同書拿到手之後,中國便於航發總公司簽署了一整套8兆瓦工業燃氣輪機的技術轉讓協議。
不但向航發總公司提供這型裝置的全套技術,而且還負責幫助航發總公司獲得國外先進的製造裝置,其規格參照美國工廠生產線的技術水平,不但有大批的德國、義大利和瑞士的精密機床,還有美國生產的焊接、鈑金和鑄造裝置。
至於無法國產化的核心零部件,中國也將自己的供應鏈開放給航發總公司,從而使其以最低的採購成本獲得想要的配套產品。
對此航發總公司可謂是欣喜若狂,要知道透過一系列手段獲得西氣東輸一期工程的航發總公司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終於在西氣東輸工程這樣的國家級大型專案上擊敗中國騰飛,獲得決定性勝利,這為今後企業的發展,特別是透過與俄國的技術合作,開發da—80型20兆瓦級工業燃氣輪機,獲得海軍軍艦動力大單提供了良好的進身之階。
但也正因為如此,航發總公司也變得很憂慮。
畢竟手上各類工業燃氣輪機的技術不是自己的,這也就罷了,關鍵技術來源駁雜且毫無源頭。
不但航空發動機與工業燃氣輪機之間毫無聯絡,十分的割裂。
10兆瓦以下工業燃氣輪機源於美國的;20兆瓦以上的來自俄國航空動力總公司。
兩者之間別說技術傳承了,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
而這也導致了航發總公司生產線建設的成本嚴重超預算。
沒辦法,美、俄兩大產品體系連公差都不一樣,自然是處處不同,正因為如此,在中國騰飛可能一個通用部件單獨一個車間就能生產七、八個型號的航空發動機和工業燃氣輪機;可在航發總公司,就得設定三到四個車間才能滿足同等數量型號的生產製造。
這就無形中推高了航發總公司的製造成本。
不僅如此,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很多工業燃氣輪機的核心零部件航發總公司自己根本生產不了,只能進口。
而無論是還是俄國航空動力總公司,都把航發總公司當成肥羊來宰,各類核心零部件是變著法的要高價。
航發總公司生產線都建了,這要是拿不出成品,國家投的那麼多錢難道要打水漂兒?到時候誰來負這個責任?
所以哪怕價格再貴,也得咬著牙認了。
當然了,就算有這樣或那樣的弊端,只要能突破所謂的“封鎖”,造出所謂的“國產”燃氣輪機,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能夠靠著自己獨有的能力,將燃氣輪機賣出高價,成本再高,也有利潤可拿。
可偏偏航發總公司身旁有個更加優秀的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將很多在國外賣得離譜的工業燃氣輪機砍成了白菜價,直接按在地上各種摩擦。
三菱、西門子還有為什麼退出10兆瓦以下的工業燃氣輪機市場?
還不是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這個價格屠夫不當人,掀起的價格戰那都是腰斬、腰斬的來。
三大巨頭自身的成本擺在那兒,根本就跟不起,乾脆就放棄這塊市場,去守高階的大型燃氣輪機市場。
連國際巨頭都如此無奈,就別說距離國際巨頭還有很大距離的航發總公司了。
你要是定價比中國騰飛的高,不好意思,國內各大客戶連看都不會看你一眼。
可要是跟中國騰飛定價相同,哪怕加上政府補貼,航發總公司也是鐵賠。
對此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上下十分了解,而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對西氣東輸一期工程中拿下20以上的燃氣輪機份額有著充足的信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