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殿下之意,如今江東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聯合殿下,共伐魏國,是他如今唯一的出路!”
孫權在攻伐荊州之時,便有兩條路可以選。
第一條便是與曹操共分荊州,第二條則是與劉備合盟,關羽討伐襄樊,他攻伐合肥,兩面夾擊,總有能成。
原本孫權便傾向於第二個,畢竟這一世有了劉禪這個變數,攻伐荊州的難度,已然上升了一個檔次。
奈何關雲長實在是油鹽不進,幾次三番侮辱他,孫權沒有選擇,只得是與曹操聯合,共分荊州。
然而...
共分荊州的第一步,便被劉禪中斷了。
若是想要繼續走共分荊州這一條路,那得集全國之力,還不一定能夠戰勝。
孫權已經是失了先機了!
與劉禪合盟,兩家攻伐曹魏,現在對於孫權來說,不失為一條康莊大道。
龐統亦是在一旁言之。
“仲謀遭逢此敗,在荊州已然是無力迴天,合盟之事或是可成,只是殿下你這條件,孫權恐怕不會答應。”
不管是他的盟書,還是他的表書,其中的條件,大多是孫權不能接受的。
不過...
談判總是要後退幾步的,劉禪此舉,自然是留有婉轉的空間了。
給你砍點價,讓江東君臣好過一點。
“表書十項條件,只要核心的幾項達成即可,當然...若是能夠全部達成,那再好不過了,至於盟書,自然還有協商的餘地,便看孫仲謀到底怎麼想的了。”
劉禪帳下謀士如此的分析,是站在理性的角度上的。
但憤怒之下,有幾個人真的能夠保持理智?
譬若劉備,知荊州已失,關羽已死的訊息後,為何憤然發兵,攻伐江東?
理智在某些時候,是主君最難能可貴的品質。
“殿下,難道江東大都督呂蒙,老將韓當,以及那萬餘降卒,當真要按照表書所言,還給江東?”
鄧艾素知屯田是要人口的。
像這些降卒,一個個都是青壯年,若是來屯田,一個人就可以當兩三個婦孺,若是像牲口一般耕種,一萬多降卒,產出的糧草,供十萬大軍數月之用,那是綽綽有餘的。
“吃進去的東西,要吐回去,得看我這個舅舅舍不捨得給好處了。”
呂蒙、韓當他肯定是會放回去的。
殺了不如來換東西,反正江東多他們兩個不多,少他們兩個不少。
況這兩個人畢竟是孫家的死忠,不可能歸降於他的。
當然...
萬餘人降卒,若是編成一軍,馬上便有即戰力。
只可惜其家眷都在江東,若無法解決家眷之事,便只能當炮灰來用,或者罰去屯田挖礦,難做正規軍。
人心不在他這邊,這種軍隊他劉禪如何敢用?
若孫權給的好處夠多,將這些降卒還回去,亦不是不可。
但前提!
肯定是要孫權同意與他合盟,屆時攻伐合肥,給你孫仲謀多幾個兵,看能不能重現孫十萬當年的壯舉,亦非不可。
“整編降卒,遴選其中武藝高強者,若有願意加入我軍的,給予重賞,若不願意的,不必強求,派他們去做做苦力。”
戰船建造,打造攻城器具,構築行營...
這些髒活累活,肯定是要人來做的了。
“江陵已定,我看孫權要來回復,至少得十日,我便先至襄陽,將父王對二爺的封賞賜下,再來理這江東之事,江陵,便由先生鎮守了。”
關羽的前將軍印信,以及賞賜,都在劉禪手上,還沒有給關羽。
作為封賞使者,這差事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