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武新府武新城酒樓裡,董家老爺說起寧安州的“風評”。
“滇州府極大,您也是知道的,滇州東部基本是滇州府滇州城來管。”
“咱們滇西方向,則由武新城來管。”
“之前鎮南關那邊有事,上面的人卻繞了路,去滇州府請了滇州府的知府幫忙。”
“再接著,您也向那邊知府要了工司的人,這邊自然有些不滿。”
說白了。
原本整個滇州府裡,名義上都是滇州城來管。
實際上,因為武新府近些年發展得好,已經有隱隱超過滇州東部的意思。
所以武新府就有跟滇州府競爭的意思。
哪個第二名不想超過第一?
可寧安州發生的事,卻讓武新府的人很不高興。
遇到事不找武新城,竟然捨近求遠,去找滇州府?
那是你名義上的上司,我們才是真正的。
但這種話也不好說出來,只能陰陽怪氣了。
這是頭一件事。
官府層面的不喜。
第二件事。
那就是伐木會。
伐木會不受人喜歡的原因,之前已經說過了。
無非是伐木會保護了寧安,鎮南的伐木工們。
可黑心商人們謀利的心又不會變。
他們欺負不了寧安鎮南兩地的伐木工,便把這份欺負,帶到其他地方。
人就怕對比,這樣一來,不少砍木頭的農戶,都覺得是寧安鎮南兩地伐木工給他們帶來的苦難。
這點也不能怪他們。
畢竟有那些木頭商人的引導,再加上,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奇怪的心理。
不敢埋怨收木頭的黑心商人,就只好把怨氣發在寧安州那邊了。
紀元點頭,算是知道這件事,他對此事並未過多評價。
怨氣這事,誰都會有。
最後,那就是眼饞橡膠帶來的利潤。
這三點加起來,已經足夠讓人嫉妒寧安鎮南了。
“還有一個原因。”董家老爺故意打趣道,“誰願意讓窮親戚真的發財呢。”
“肯定心酸啊。”
這雖是打趣,卻也說明一點問題。
董家老爺藉著吃飯,把此地情況說得明明白白。
最後才講到本地的科舉情況。
說到這,董家老爺自己都嘆氣。
“滇州府科考,太難了。”
此事紀元也有了解,否則他也不會親自跑一趟。
他之前去京城趕考路上,就聽說過不少各地科考的情況。
滇州府的情況,總是會被各路學子提起。
為什麼?
自然因為,滇州府學子求學之難,求學之苦,堪稱天齊國之最。
地方遠,教育資源一般。
更重要的是,錄取名額特別少。
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最開始的時候,本地學生少,願意去科舉的人也少,禮部國子監分配的時候,給的錄取名額自然很少。
比如最開始分配錄取名額的時候。
建孟府差不多有一千二百多秀才,所以給了六十到七十的鄉試錄取名額。
而之前的滇州府,差不多不到七百人參加鄉試,故而錄取的名額就在三十到四十之間。
滇州府科舉人數增加,也就是近二十年的事。
本地的鄉試考生,已經逐步增加到每年兩千多人參加三年一次的秋闈。
錄取名額呢?
依舊在三十到四十之間。
對比建孟府,紀元考試那年,差不多一千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