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思就是說,東郭牙是看齊桓公和管仲的口形、手勢,並結合了當時的春秋形勢,硬是猜出了齊桓公要攻打莒國的意圖。
不過,譬況法雖然好用,但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過於籠統,普通人學字很難精確把握和理解。
於是乎……
就到了第二階段,讀若法。
讀若法是用同音字或音近似字給被注字進行注音,比如《說文解字》裡就有:“唉,應也,從口矣聲,讀若埃……鼾,臥息也,幹聲,讀若汗。”
有時“讀若”也寫成“讀如”、“讀為”、“讀曰”、“聲同”、“聲近”等。
用“讀若”的方法注音簡便易懂,但缺點就是不夠精確,有時讀音只是大致相似,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用來做注的字讀音會發生變化,後人很難精準把握這個字的正確讀法……
然後就到了第三階段,直音法。
直音法算是讀若法的改良版,不再挑選近似字,而是乾脆確定一個注音完全相同的漢字作為注音。
比如《漢書·高帝紀》中就記載“單父人呂公善沛令”,其注引孟康的話來說就是:“單,音善。父,音甫。”
清代文人陳澧在《切韻考》中就明確指出:“今直音與古人讀若不同,古人讀若取其近似,今直音,非確不可。”
這極大增加了直音法的準確性,但缺點也更為突出,因為要麼需要注音的字,根本就找不到同音字(比如暖、水、牛……),要麼就是被注音的字是個很簡單的字,但給它注音的卻是個超級生僻字。
要學會這個簡單的字,還得先學會更生僻的字,啊這……
用《辭海》裡的話來說:“無同音之字則其法窮,或有同音之字而隱僻難識,則其法又窮。”
兩個字,坑爹!
現在的大明,處於第四階段,反切法,也可以說是切音法。
反切法最早在東漢時期就已出現,比如服虔在為《漢書》作注時寫道:“惴,音章瑞反”。而到了唐代宗時期,皇帝忌諱這個“反”字,於是將其改為“翻”字,再後來“翻”字改為“切”字,比如《本草綱目》卷二十五寫道:“糗,去九切”。
說得簡單些,反切法就是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來注音,即用前一個字的聲母和後一個字的韻母,拼出一個新的讀音來。
怎麼樣?
是不是很像現代漢字拼音?
所以反切法的持續時間也相當久遠,就連《康熙字典》中的文字,也主要用的反切法來注音,比如“武,文甫切”等等。
但反切法同樣存在致命缺陷,第一是用來切音的兩個字,並不完全固定,比如“武”字注音可以是“文甫切”,也可以是“聞斧切”、“溫魯切”等等。
第二是很多時候,為了防止衝突,做注的兩個字,筆畫、認字的難度,都比做注的這個字還要複雜。
換言之,你要學認字,還是得先學會認更多的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