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冀州的商代文明(2 / 4)

繼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遺址之後考古又一重大發現,從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範圍及文化內涵看,它不是一般的村落遺址,應是商王畿以內的一個重要都邑,更是這一帶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共發現房址14座,第一次發現了華夏商代的兩眼水井,發掘了一批商代墓葬,發現有釀酒作坊,發現有砭鐮和1973年出土的藥用桃仁、郁李仁、杏仁等植物種仁及精美麻織品和陶文等。

藁城臺西遺址出土了目前為止華夏最早的鐵器——鐵刃銅鉞。證實了至少在距今3400年左右,華夏的祖先已經將鐵用於製造兵器。據檢測,銅鉞刃部的鐵為隕鐵。

商朝的臺西人透過實踐已經對鐵的效能有了初步的認識,懂得鐵是比銅硬度更高、更耐磨、更鋒利的金屬,預示著鐵器時代的到來。

鐵刃銅鉞是在鑄造過程中將鐵刃包嵌於青銅器身中。兩種金屬的澆鑄包嵌技術的出現是華夏古代冶金史上的一大進步。

在臺西商代遺址發現的鐵礦石和經冶煉的鐵礦渣,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冶鐵實物,它證明早在3400多年前,商朝臺西的先民已經掌握了冶鐵技術。

鑿井術發明之前,遠古人只能依河湖而居。使用水井之後,人類極大地拓展了自己的活動範圍。臺西遺址發現有水井,井口近圓形,井底有四層圓木搭成的“井”字型井盤。這就是“井”字的原形,是真正意義的水井。

作為盛放、貯存、炊煮和飲食等日常用器,陶器在商代各階層社會生活中仍被廣泛使用。成形工藝以輪制和模製為主,也有手製。在藁城臺西遺址,出土了79件刻有文字或符號的陶器殘片,對於華夏古文字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華夏是世界上最早養蠶和織造絲綢的國家。臺西遺址多件青銅器上殘留有紡織品纏裹痕跡,在其中發現了迄今所見最早的平紋縐絲織物標本——縠(hu),證明早在公元前14世紀,商朝的臺西先民就已熟練掌握了紡織縐絲的技術,這是世界紡織技術史上一項偉大的創造。

欲使平紋起縐,必須在相反方向強拈經紗和緯紗,並在織物紗線間保留一定空隙,經煮練後,因組織應力之故,使加拈的經紗、緯紗退拈,從而引起收縮彎曲,在織物表面呈現縐紋。這種絲織品的捻度達到每米千拈,人們推測它很可能是利用了機械加工,例如紡車加拈技術。

臺西商代遺址出土的麻布殘片,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利用人工脫膠技術紡織的麻織品。這些麻布的紡織水平已相當於千餘年後的西漢馬王堆漢墓中麻織品的脫膠紡織技術水平。

商代,巫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佔據權威地位,他們在用祈禱、逐鬼等方法除病的同時,兼用一些藥物來治病。臺西先民也從生活實踐中逐步積累了一定的藥物治療經驗。

原始瓷在製陶基礎上發展而來,是瓷的前身。臺西發現的原始瓷以高嶺土作胎,燒製溫度高達1100-1200度,其表層在高溫下與胎體結合形成牢固的玻璃釉質,胎質堅硬細膩,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屬聲。

它的出現是制瓷史上的一個偉大起點,代表著華夏古代陶瓷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華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臺西遺址出土的漆器可與同時代的青銅器相媲美,所保留下來的漆器殘片或朱地黑漆,或黑地朱漆,表面有饕餮紋、蕉葉紋、雲雷紋、夔紋等精美圖案。

漆地油亮,施彩細勻,花紋線條明快。有的器物上嵌有綠松石,有的貼著金箔片,裝飾富麗。這一切表明,漆器在當時已成為一門獨立的手工業,工藝技術相當發達。

在臺西遺址發現了目前所見華夏最古老的醫療器具——砭鐮,即是3400多年前的手術刀。臺西先民用原始的手術刀清除瘡胰,解除病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