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法華心經(3 / 4)

歷史的沉澱與莊重。

步入館內,燈光柔和地打在展陳的文物和史料上,彷彿在無聲地講述著鄭和的傳奇一生。

眼前的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以及詳盡的文獻資料,無不生動地展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

那精緻的航海圖,詳細地標註著船隊的航行路線,讓人彷彿能看到數百年前,鄭和率領著龐大的船隊,乘風破浪,駛向遙遠的異國他鄉。

這裡孕育而生的靈源記錄下了鄭和的一生。

感受著這裡關於鄭和的一切,夏先衍突然記起了在閩都感受到的鄭和史蹟陳列館靈源,當時匆匆一瞥,卻深深的印記在了識海之中。

一直在探查其他靈源,夏先衍一時間忘記了閩都的這座靈源,現在正好聯絡起來。

鄭和下西洋期間多次駐紮在閩都長樂太平港。他不僅在這裡祭祀媽祖,建造了數座“天妃行宮”,還親自撰文並刊立《天妃靈應之記》碑。

《天妃靈應之記》碑高162厘米、寬78厘米、厚16厘米,全碑陰刻,碑額篆書“天妃靈應之記”,周邊飾以祥雲捧月(日)圖案,碑身飾一週纏枝花卉紋。碑文楷書,清晰可讀,凡1177字,語言精練。為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命人所刻,因此也被稱為“鄭和碑”。

《天妃靈應之記》碑文前一部分記載了鄭和奉命率領船隊不畏艱險、乘風破浪的遠航歷程,以及鄭和等人修建長樂南山宮殿群的過程,並褒揚了天妃(媽祖)的神力。

後一部分主要記載鄭和船隊七次(疑應為前六次)奉使西洋的時間、地點、人員,和所到國家進行貿易及友好往來情況。

按照碑文記載,鄭和下西洋旨在“齎幣往賚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天妃靈應之記》碑載“大小凡三十餘國”,鄭和足跡遍及亞非,形成密佈於“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網。

鄭和船隊一般以金陵港為啟航點,透過長江,經劉家港入海航至太平港駐泊,再由長樂閩江入海。

鄭和下西洋曾駐泊的國外港口,如占城、滿剌加、蘇門答剌、古裡、忽魯謨斯等,均是重要的貿易港。

在夏先衍來到這裡後,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悄然運作,這兩座原本各自獨立的靈源,就如同兩顆相互吸引的星辰,在冥冥之中隔空建立起了一種奇妙的聯絡。

夏先衍探尋絲綢之路文化之行畫上了句號。

夏先衍靜靜地站在那裡,感受著靈源之中的氣息。

就在他沉浸其中的時候,突然之間,一種異樣的感覺湧上心頭,守護之靈給他打了聲招呼,告訴夏先衍他回來了。

華夏守護之靈回到夏先衍識海後,徑直走向了《人文經》,然後翻開絲綢之路那一章。

隨著靈源的資訊補充完畢,貫穿古今的絲綢之路主線任務,宣告完成。

接下來,他只需要耐心地等待守護之靈將修行功法《法華心經》完善即可。

於是夏先衍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開始閉目養神,他開始等著《法華心經》的功法完善。

夏先衍猶記得當初看到這部功法時候的驚喜,它不是佛教的《妙法蓮華經》,而是字面上的意思。

效,擬也,摹仿之態。

法,規度也,矩範之式。

效法者,乃效其行,法其則之謂也。乃以法為鑑,依其式而從之,效其行而為之。

華,華夏也,這裡代指華夏修行之道。

《法華心經》就是效法華夏的修行之道,它的開篇就這樣寫道:

慕華夏修行之道,效而從之,以正身心。

乃潛心研習經典,悟先哲之智慧。日省吾身,察過而改之,務使行止合於禮義。居則靜思,動則敏行,不為外物所擾,不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