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於實驗失敗後的幾天,艾瑞克、凱西和他們的團隊依然忙碌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修復虛擬世界中的故障,並準備下一階段的實驗。然而,在實驗背後,諾亞·帕克對凱西的理念產生了越來越深的質疑。諾亞從專案開始就一直是凱西的密友和盟友,但最近的實驗結果讓他對整個“集體意識融合”計劃產生了懷疑。
諾亞的個人實驗室位於虛擬世界研究中心的頂層,他的工作環境與艾瑞克的不同,充滿了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和高度複雜的神經網路裝置。諾亞是個技術天才,但他的思維方式更傾向於謹慎和保守。與凱西相比,他更重視人類個體的獨立性和意識的完整性,而非單純的技術控制。
諾亞的背景與信仰:
諾亞·帕克出生於一個富有的學術家庭,父母都是神經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從小,他就對大腦和意識有著極大的興趣,但不同於凱西的激進,諾亞始終保持著一種科學的懷疑主義。他相信技術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但也知道技術必須有一定的倫理邊界。
諾亞堅信意識不僅僅是資料,它是由無數複雜的情感、經歷、個體記憶構成的。儘管他對虛擬世界的技術成就感到驕傲,但他始終懷疑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徹底適應一個完全虛擬化的世界。他認為,虛擬世界應該是現實生活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在過去幾年中,諾亞一直與凱西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他認同虛擬世界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潛力,但他逐漸發現凱西的計劃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技術應用,變成了一種技術獨裁的追求。
實驗失敗後的幾天,諾亞找到艾瑞克,兩人坐在實驗中心的餐廳裡,討論最近的進展。餐廳的玻璃牆外是未來都市的璀璨夜景,但艾瑞克的目光始終帶著一絲疲憊。
“艾瑞克,關於最近的實驗……你覺得虛擬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象中的那個完美空間嗎?”諾亞低聲問道。
艾瑞克嘆了口氣,“我不知道。理論上,虛擬世界可以無限擴充套件,可以創造出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但問題是,人類的意識並不那麼簡單。實驗中的故障讓我開始懷疑,意識是否真的能夠完全脫離肉體而獨立存在。”
諾亞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後說:“我同意。凱西對集體意識的迷戀讓我感到不安。人類的自由意志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不認為我們應該用技術來取代它。”
“凱西的理想太極端了,”艾瑞克認同道,“她想要抹去個體的差異,把每個人都融合成一個整體。這個集體意識聽起來像是烏托邦,但我擔心這會讓人類失去最根本的東西——自我。”
諾亞深思了一會兒,然後說:“也許我們需要尋找一種平衡方式,既能夠利用技術的力量,又能保留人類意識的獨立性。我一直在研究如何透過更安全的方式,讓人類在現實和虛擬之間自由穿梭,而不是強迫他們選擇完全脫離現實。”
這段對話加深了兩人對技術的警覺,也暗示了諾亞即將採取的行動。他決定不再盲目支援凱西,而是開始尋找一種技術與人性之間的平衡。
諾亞並沒有直接反對凱西的計劃,但他開始悄悄進行自己的實驗。他相信,完全拋棄肉體進入虛擬世界的理念是危險的,因此他提出了一種“橋接技術”。這種技術允許人類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自由切換,而不是徹底將意識上傳到虛擬空間中。
諾亞的橋接技術依賴於一種複雜的神經介面裝置,它不僅能將意識部分上傳,還能保留人類對現實身體的控制權。這意味著,人類可以同時在兩個世界中存在,既能夠體驗虛擬世界的無限可能,又能回到現實生活中保持自我意識的完整性。
諾亞的研究工作進展迅速,但他清楚,凱西絕不會支援這一理念。凱西的終極目標是讓所有人類完全進入虛擬世界,成為她理想中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