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狼星為地球帶來的溫暖,全球生態逐漸復甦,但經過漫長的時間流逝,地球的生態環境仍然脆弱不堪。
森林逐步覆蓋大地,草原恢復綠意,但許多原有的生物鏈斷裂,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已大大降低。諾亞和他的團隊清楚地意識到:要讓地球再次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他們必須重塑生物多樣性,重新引入新物種並復甦舊物種,建立完整的生態鏈。
諾亞帶領生物學家、環境科學家和地質學家組成的團隊,對地球各個區域的生態環境展開了全面的考察。
小型勘測飛行器被派遣到地球各地,蒐集動植物的生存資料,分析土壤、水質、氣候等關鍵生態指標。整個過程需要跨越大陸和大洋,將資料一點點積累起來。
一位生物學家在勘察中感嘆:“許多曾經繁盛的生物種群,如今只剩下少數個體,甚至瀕臨滅絕。這些生物鏈條的斷裂使得地球的生態系統極不穩定。”
在多次調查之後,研究團隊總結髮現,許多植物、昆蟲、鳥類、哺乳動物甚至是海洋生物都已經消失,導致整個生態鏈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諾亞在記錄中寫道:“地球的生態已經極度脆弱,若不加以重建,任何環境波動都會對現存生物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團隊在勘察中發現,部分植物和昆蟲能夠適應新的生態環境,重新繁衍生息,但由於缺少天敵或特定食物來源,它們的數量開始失控。研究員報告指出:“某些植物因缺少自然制約,迅速擴散,逐漸擠壓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最終可能導致生態失衡。”
諾亞和團隊經過反覆討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要讓地球重新具備自然調節的能力,他們必須復甦舊物種並引入新物種,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物鏈,從最底層的微生物、植物,到昆蟲、鳥類、哺乳動物和大型食肉動物。只有這樣,地球的生態系統才能自我維持,不依賴外部干預。
安妮在會議上指出:“我們需要對每一個生態層級進行精細研究,確保引入的物種能夠穩定存在,並與其他物種形成相互制約的關係。”
張衡也提出建議:“或許我們可以從飛船上的基因庫中獲取平行地球的生物dNA,這些生物有些已經適應了極端氣候環境,可能在重建生態中發揮獨特作用。”
在復甦舊物種的討論中,諾亞突然想到,在曙光復蘇號和希望之光號的基因庫中,儲存著平行地球中的一些遠古生物dNA,甚至包含恐龍的dNA。諾亞提議道:“或許我們可以復活恐龍,成為生態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幫助調節其他生物的數量。”
團隊中的一位年輕生物學家驚歎道:“如果恐龍真的可以復活,它們將成為食物鏈的關鍵環節,可以有效調節草食動物的數量。”
然而,也有人對復活恐龍提出疑慮。一名環境學家在會議上提出警告:“恐龍的出現可能會對脆弱的生態帶來不可控的風險。它們是否會失控?是否會破壞現有的環境?”
諾亞深思片刻,答道:“我們會確保每一個復甦的生物在受控環境中生活,逐步觀察它們對生態的影響。在實施計劃前,我們還需要進行模擬試驗,確保恐龍和其他物種能夠穩定共存。”
在確定了重塑生態的計劃後,諾亞團隊決定在上海基地建立一個實驗生態園,以模擬地球原始的自然環境,為復甦物種提供一個受控的生存環境。實驗生態園被分為不同的區域,分別模擬森林、溼地、草原、河流等不同的生態系統。
張衡在規劃時說道:“透過分割槽管理,我們可以監測每一種生物的活動軌跡,確保它們的數量處於平衡狀態。一旦某種生物過度繁殖,我們可以在受控環境中調節它們的數量。”
在上海基地的一處專用實驗室中,諾亞和團隊準備對恐龍的dNA進行啟用。這個過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