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之所以這麼說,這是從兩個方面講的。
時,雖然會略嫌平淡,但於國於民,實屬大幸。
剛愎無用的司徒王允,對李傕、郭汜下達了追殺令。只有3000飛熊軍的李傕、郭汜等本來也想認命了,他們決定解散部隊,自己再分頭向大西北逃亡。
如果這樣的話則王允雖然極為不明智,卻畢竟沒有種下惡果,東漢政權暫時還能遷延些時日。
賈詡恰恰在此時脫影而出發表了一下宏論,李傕、郭汜對賈詡素來敬重,便洗耳恭聽。
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遲也。”
當年陳勝、吳廣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理由,正與賈詡此時的想法相同。
區別是,無論陳勝、吳廣還是李傕、郭汜,他們都屬當事者,而賈詡則完全是局外人,換言之,這一番建議,雖然可以救李傕、郭汜性命於一時,對賈詡則沒有絲毫好處。
不然,當李、郭二人成功後欲封賈詡為“尚書僕射“,他也就不會堅決推辭了。
“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賈詡話說得頗有自知之明。
初平三年六月,李傕、郭汜打破長安城池,王允被戮,呂布出逃,屍遍長安。
據說,董卓初死之時,三輔地區百姓尚有數十萬戶,經過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僅僅兩年間,民已“相食略盡“,好一片悽慘。
一計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亂國,正賈詡之謂也。
他側身在殺人如麻的強盜身後,貌似藹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這份能耐,孰能及之?
你看他以一介遊士的身份閃身在某個諸侯說計道謀,甚至敢讓曹操甘拜下風。
他年輕時雖也曾被人評為“有良、平之奇,初時察孝廉為郎,因疾病辭官,西還至汧,道上遇見氐人(遊牧民族),和同行的數十人皆為他們所抓,賈詡便騙他們說:“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
當時的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鎮邊大將,所以威震西土,因此他便假稱是段熲外甥嚇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
史稱賈詡此舉是:“權以濟事,鹹此類也”,這個“權”字,用得頗為妥帖,體現了賈詡的深不可測。
讓強盜俯首帖耳,單靠智慧肯定於事無補,靠膽量也過於籠統。
因為賈詡身上同樣洋溢著一股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