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既然是有問題要問,倉舒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德祖儘可問來。”
曹衝言行舉止之中,顯得很是大度,非但沒有因為楊修的三番幾次的拒絕而生氣,反倒是更加從容。
見到曹衝這個樣子,楊修對曹衝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楊修將面前的茶水喝掉,他的問題也是問出來了。
“修的問題,便是想要問一問漢室為何衰微。”
漢室為何衰微?
這句話楊修敢說出來,看來確實是要和自己說一些真東西了。
漢室為何衰微?
原因自然有很多,但不知道楊修希望自己說的是哪一個?
其實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其實已經說了大部分的原因了。
漢室的衰微,並不是一代人的問題,而是幾代人的問題,從漢桓帝,甚至還要前面,漢室便埋下衰微的伏筆了。
東漢時期,皇帝為了加大中央集權,素來有重用宦官的傳統,東漢著名的明章之治後,漢和帝繼位早期就是外戚專權,後來利用宦官奪回權力,東漢之後基本上就是宦官、外戚權力交替的複製版,堪稱國家機器的螺旋式下降。
這簡直在給東漢王朝自敲喪鐘。
和帝死後,一歲小兒當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後一直到漢安帝繼位始,外戚鄧氏專權,太后死後,宦官又得志。
漢安帝死後,閻氏外戚又掌權,劉保(漢順帝)因為太監們擁立有功,把太監加官封侯,並誅殺閻家。
劉保死後,梁氏外戚專權,後繼任兩個皇帝在位時間加一起不到3年。
再之後就是著名的桓靈二帝,桓帝誅殺梁氏,宦官掌權,靈帝時竇氏外戚擁立有功被加官進爵,宦官在政治鬥爭最終勝利。
後來便發生了黃巾起義。
國家已經無法控制,人們內心浮動,各懷鬼胎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事實。
桓帝時期就開始賣官鬻爵,當時國家沒錢,就賣官充當財政,造成地方豪強加大對百姓的盤剝,地方很多百姓附庸於豪強,地方勢利越來越大。
刺史等軍事長官愈發的不受監督,靠錢說話,靠實力辦事。
宦官和外戚的鬥爭雖然對皇帝保全有幫助,但是卻造成很難形成統一而有力的權力中樞,拉幫結派情況嚴重,對異族作戰顯得能力有限。
可以說東漢是積貧積弱。
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黃巾亂起,世家在鎮壓過程中獲得了武裝力量的甜頭。
此後,世家力量開始膨脹。
特別是劉焉起到了非常惡劣的作用。
他提倡恢復牧伯制度,又聽說益州有天子氣,行賄宦官獲得益州牧的職務,到任故意養張魯為患,藉口道路不寧而不向中央繳納稅金,關上門做土皇帝,再將州牧職務傳給兒子,開創了高階職務世襲的惡例。
同時,以何進為首的外戚力量,與張讓為首的宦官力量進行了決戰而同歸於盡,以袁紹為首的世家就以為能夠一手遮天。
這又導致以董卓為首的前政府軍形成軍閥力量。
軍閥不僅控制政權,還令皇帝完全喪失尊嚴。
漢室尊嚴沒了,軍事力量衰微,掌握龐大軍事力量的長江三大宗室州牧,益州牧劉璋,荊州牧劉表,揚州牧劉繇完全不把皇帝放眼中,不勤王,不聲援,都在關門做土皇帝。
漢室有什麼?
聲望沒有,軍隊沒有。原本是自己執政支柱的外戚與宦官沒了,宗室也不管不問,世家和軍閥都在爭奪地盤,皇帝在諸位野心家心目中當然就是可以丟棄的垃圾。
於是漢室衰微了。
曹衝想了想,選擇從黨錮之患這件事延展出來,說出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