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王錫爵見慣了口口聲聲為百姓謀福的官員,他們一向很會說漂亮話,面對張居正這樣的首揆也毫不畏懼,然而他們為官只是為了自己博名,做起事來,還不如柳賀這種已經被汙名化的官員。
理想狀態
大明的物產其實已經算是豐饒了,老祖宗選了一片好地方,由北向南,百姓種麥種稻,趕上風調雨順的年景,一家老小好歹能靠著勤快活下去。
然而到了此時,大明國祚已隱隱有衰敗的跡象,天災人禍時時不斷,柳賀去地方上走了一遭,便認識到豐產增收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拓寬作物品類也很有必要。
眼下玉米已經傳入了大明,百姓稱之為玉麥,但並未大規模種植,朝廷也沒有派出專人考察,此時距離李時珍寫出《本草綱目》還有十幾年,而馬鈴薯、紅薯、番茄等都是隨著地理大發現傳入國內。
柳賀曾與張居正詳談過此事,對於拓寬作物之事張居正並不反對,但要做成就必得開海,開海所涉重大,隆慶年的開海並未令朝廷獲利太多。
張居正原本就不支援開放海禁,拓寬作物又非朝廷頭等要事,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至於興修水利等歸於工部,柳賀將此事與吳桂芳一說,工部立即請地方上呈報知水利、農事的人才,並在京郊劃了塊地方進行嘗試,眼下吳桂芳過世,柳賀未必能請動新任工部尚書曾省吾。
不過不管此事最終能否做成,柳賀總要盡力而為。
王錫爵替柳賀找的作物還未運至京城,此前為了令朝堂官員認識到玉米的效用,柳賀曾特意找人尋訪過李時珍,然而此時李時珍的足跡已踏遍各地,只為寫出《本草綱目》這一篇鉅製。
柳賀總不能因自己的私心而耽誤了《本草綱目》問世。
柳賀與王錫爵娓娓道來,在當下,讀書科舉才是正道,浸淫農事、工藝者都是偏門,讀書人即便鑽研經義到垂暮也不會改,然而經義上不會教人如何種麥種稻,也不會教人如何經營生意。
從某種程度上說,經義教出來的讀書人會做官,會馴民,但自走上科舉之途那日起,他們便自然地與普通百姓割裂開來了。
兩人一邊探討此事,一邊談起宗藩,王錫爵吏部右侍郎之位基本已經定下,若在朝堂上能得到他相助,辦起事來自然事半功倍。
……
送走王錫爵後,柳賀又在禮部忙碌了片刻,潘晟不是那等事事要下屬彙報的禮部尚書,若是柳賀分管之事,他自己決斷便可,若非削藩之事鬧得滿城風雨的話,這禮部侍郎倒是比其他五部的侍郎好乾。
臨放衙時,柳賀又被內閣召了過去。
他估摸著,到此時,削藩的章程應當是定下了。
柳賀在朝堂上鬧了一出,叫各地藩王知曉了朝廷削藩的決心,藩王們再上疏時雖仍是鬧,卻已經開始和朝廷討價還價——總而言之,柳賀那封《奏宗藩事疏》所列之條是萬萬不能用的,那就是將他們往死路上逼。
天子將此事交予了內閣與禮部,藩王們也不再盯著一個柳賀了,轉而和閣臣攀起了交情。
因而內閣這段時日必然是十分忙碌的。
柳賀如今對內閣輕車熟路,早已沒有了第一次輪值誥敕房的緊張感,比之隆慶朝時,此時的內閣熱鬧了許多,當時張居正還不是首輔,威勢卻已十分迫人,如今他已登首輔位數年,李春芳、高拱、殷士儋等人都已遠離朝堂,氣勢更是非那時可比。
“澤遠來了。”
“見過申閣老。”
“元輔已候你多時了。”申時行輕聲囑咐柳賀,“這幾日,周王、沈王、代王等幾位親王都派人至京拜會元輔,元輔不勝其擾,澤遠你需謹慎些。”
“多謝申閣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