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的。慢慢的,長房倒是淪落成了擺設。
而如今,隨著大牛他們這一支的歸來,連老叔都淪落為背景板了。顯然,淳樸如鄉下人,也都還是很現實的。
在讓道的同時,也有那機靈的,一溜兒小跑的回了家,取了自家的水桶麻布,又吩咐大孩兒拿上掃帚,就這樣急急的往老魏家去了。
老魏家這次回來是帶了不少東西,大部分是打算直接用在流水宴上的,也有給長輩、先生的禮物。但很顯然,沒人會長途跋涉的帶一堆打掃工具來的。
而老魏家的大院子,儘管這些年來一直有人幫著照看,但住沒住人的房舍區別是很大的,肯定得好生打掃一番。
只這般,但凡有了一人打頭陣,必然引來一群模仿者。
因此,楊冬燕比她預想中的要快上許多,就進了清理一新的屋子裡。其實,就算真的打掃乾淨了,屋子裡還是有一股子味兒,再就是很多留在老屋裡的家舍都沒法用了。
好在他們本來也沒打算住多久,湊合住個幾宿,回頭還要趕著回到省城呢。
也就轉眼間,魏家大院又被熱情的村民們擠了個滿滿當當,自有人迫不及待的問起了外頭的新鮮事兒,還有人逮著窩頭問科舉的事兒,更有自詡關係不錯的女眷跑去方氏那頭打聽窩頭的親事定了沒,再往下只怕就是……你懂得。
楊冬燕應對這些事兒特別得心應手,不過比起回答這些問題,她更好奇的是:“隔壁我大嫂呢?”
方才他們回家時,路過隔壁院子,雖沒進去看過,卻也瞧見了院門緊鎖。依著鄉下地頭的習慣,這青天白日的,就算家裡沒人,也沒的說將院門關得死死的。
“呃……”
只是這話一出,其他村人面上就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神色,你推我我推你的,就是不願意第一個開口回答。最後,還是楊冬燕急了,點了個面熟的小媳婦讓她來答。
“前陣子下了好多天的雨,竟是把他們家的牆腳給泡爛了,房子塌了一多半……人沒事兒,就是那房舍算是不能住了,就、就跑去了他們家大兒的舊屋裡……”
很尷尬的好嘛!
魏大哥魏大嫂他們家很早以前就徹底分開了,提出分家的還是他們二老,當初斬釘截鐵的說要分家,還是那種將前頭仨兒子都轟出去,獨留小兒子在家的那種奇葩分家法。
之所以說是奇葩,倒不是因為讓小兒子養老這事兒。他們這一帶,哪怕絕大多數的人家都是由長子養老的,但讓么兒養老的也不是沒有。
可人家是怎麼做的?大兒一成親,就立馬幫著蓋了房舍,給了錢財米糧,就讓大兒夫妻倆分出去單過的。這是適用於那種兒女特別多的人家,成親一個就分出去一個,閨女則是嫁一個算一個。
如果是這樣的,沒人會說什麼的。偏生魏大嫂家壓根就不是,她的么兒根本就是她大兒娶妻以後才生的,大孫子都只比么兒小了一兩歲。
甭管怎麼說,分家一事也沒外人說道的份兒,假如沒有後頭那些事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