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公司把這個院子租了半日。
還有很多員工在忙活,跟片場似的,于謙是主持人,有正經事,往椅子上一坐,掏出文稿反覆熟悉。
簡單說,就是拍個影片。
名字叫《一餐》。
透過一老一小的做菜,對話,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小的叫潘朌,老的叫鄭秀生,鄭秀生這個人于謙還真知道。今年49歲,京城飯店的大廚,特級烹飪大師。
1999年的時候,建國50年大慶,京城飯店搞了一個復原“開國第一宴”的活動,就是鄭秀生主持的。
于謙愛下廚,一聽把這位大廚請過來,屁顛屁顛就答應了。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鄭秀生在幾年後主持了奧運會嘉賓的餐飲工作,以及國家各大活動的餐飲服務,後來還給冬奧會當過顧問。
可惜沒見到冬奧會開幕,就去世了,享年67歲。
而在他退休之後,跟幾位大廚一塊搞了個帳號“老飯骨”,在網上頂點小說手打發布 dd教大家做菜,很受歡迎——可見美食博主都捲成什麼樣了!
等了一會,潘盼過來了。
又過了沒多久,鄭秀生騎著腳踏車到了,個頭不高,矮墩墩的,臉飽滿喜慶,很有親切感。
他尋思拍節目在網上放,可能小打小鬧,但進門就嚇了一跳。
好傢伙,包了一個大院子,十幾位工作人員等候,最貴的機器裝置,跟拍電影似的——這成本,比豬甜甜大了去了。“鄭老師,您好您好!”
“別別,我算什麼老師,叫老鄭就行了。”
“不不,起碼得叫聲鄭大爺。”
“行行!你們不嫌輩分低就叫。”
鄭秀生虛歲50了,叫大爺也不算太過分,對於謙道:“我聽過你說相聲,電匣子裡常播,你那搭檔叫,叫什麼來著“郭德綱!”
“哦對對,有空我去你們茶樓聽,說的真好。”
跟著,于謙把潘朌領過來,小胖妹緊張的不得了,鄭秀生笑呵呵的一臉佛相,還特意握了握手,一搭手就知道這孩子經常做飯。
第一次見面也沒說什麼,先走了一遍拍攝流程。
鄭秀生經常去國外參加交流活動,接待過各國元首,跟長者單獨合過影,見識過大場面,但今天還真不懂了,也沒有詞兒,沒有扇情的臺本,就做道菜,聊聊天,這能傳遞什麼能量啊?
準備的工夫,下午太陽西斜。
陽光柔和而不濃烈,正是好時候,院子裡擺開陣仗,幾張桌子圍成一個半圓,兩個灶臺,三臺攝影,每臺盯一個人。張茵在場外,拿著相機卡察卡察拍私房照。
節目開拍。
從於謙進院開始,巴拉巴拉自己來段單口,解釋一下節目主題,然後鄭秀生和潘盼進來,于謙迎上去,又介紹一番。“我談不上什麼大師,就入行年頭多,有那麼點小成績。今兒過來是聽說有個孩子,哎來來……”
鄭秀生絲毫不憷,還知道給潘朌找鏡頭,把她拉過來道“說有個孩子特別喜歡做菜,在網上發,很多觀眾喜歡。
我不懂上網,但對這種新穎的方式非常好奇,今兒咱們一老一小合作一把,給大夥做道菜。
潘朌緊張,于謙便問:“那我就是打下手的,今兒咱們做什麼呢?”
“眼瞅著夏天了,天氣也熱了,先來一個老式兒解暑的西瓜露,主食上個茄子汆兒面怎麼樣?”
“哎喲,西瓜露,我小時候嘗過,有年頭沒見著純的了。”
“這是京城老甜飲,現在市面上少了,有也不給你用西瓜,那玩意麻煩,勾點色素,糖精什麼的,那味兒能對麼?”“得,今兒算有口福了,我也懷念下小時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