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說明,我們依舊先舉個例子,假定朝廷減稅政策的受益百姓為百姓總人口的一半,受益百姓當期的稅負減少200文寶鈔。由於朝廷的財政支出規模要保持不變,因此,減稅而引起的收入減少,朝廷將透過向所有百姓發行100文寶鈔的債券來籌措資金。其餘的債券本息,還是與前面的保持不變。”
林煜對剛才舉的等價式例,稍作了些修正改動,緩緩開口說道。
“因為大明國債的持有百姓,與作為稅負承擔物件的百姓,二者範圍的不一致性,以及同為國債持有人、稅負承擔人,其國債持有比例與稅負承擔比例的不一致性,就會使得社會資源從稅負不變的百姓轉移到了稅負減少的百姓手中。”
“等等……”
于謙才跟上了節奏,這時再度聽得兩眼發昏,饒是以他聽課的時長也不算短了,現在也還是有些被繞暈了。
“林先生,這是什麼意思?可否說得再明白些!”
林煜聞言微微點頭,于謙會聽不懂也在意料之內,隨即認真解釋道。
“簡單舉個例子,在大明某地有兩名土財主,分別叫張三和李四,其中張三更為富有,李四不如張三富有。”
“那麼,按照假設中的條件,因為朝廷發行國債的第二年,所有人都要多交5文錢的稅收,而李四第一年,購買了100文寶鈔的國債,第二年把它賣了出去,多賺了5文錢的利息收入,正好跟第二年的5文錢稅收抵消,那對李四這個財主來說,他的錢是不是算回來了?”
“而張三因為比李四更富有,所以他在第一年購買國債時,因為減稅政策,並沒有只買100文寶鈔,而是買了200文寶鈔,那麼第二年張三也賣了寶鈔,得了10文錢的利息收入,5文作為稅收抵消,那張三是不是相比李四賺了5文錢?”
這個例子太過直白,本來有些懵逼的于謙,瞬間一點就透。
簡單來說,所有的前提條件,實際都沒有變化。
只是張三比李四更有錢,所以李四在減稅前提下,選擇買了100文的寶鈔,在5%的本息下,他第二年獲得105文錢的收入,但因為朝廷要維持收支平衡,所以稅收也要105文錢,那李四一分沒賺。
可張三因為買了200文寶鈔,按照5%的利息他能得到210文錢,而去掉朝廷收的105文錢稅收,還有買國債的錢,那張三就是實實在在賺了5文錢。
“所以,我才說這樣造成的結果,便是減稅的受益人將會增加當期的消費,受損人將會減少當期的消費。”
“而消費結構的這一改變,是否會對總需求產生影響,取決於受益人和受損人之間邊際消費傾向的對比。”
“如果二者相等,不會影響社會總需求。”
“如果二者不等,前者大於後者,社會總需求會增加。而當前者小於後者,則社會總需求便會減少。”
正是消費者之間的邊際消費傾向存在差異,才使李嘉圖等價定理無法成立。
林煜說完,于謙和夏原吉都是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夏原吉終於理解,這套不能成立,而又前後矛盾的等價定理,存在的意義到底為何了。
說白了,就是國家沒錢了,便發行債券來向未來借錢。
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會因為各種現實情況,對債務和稅負造成不同的影響與變化。
其中,良性操作的變化,就是國家的債務增加,從而刺激百姓花錢,並帶動貨幣市場的流通運轉,進而提高總體的資產稅收。
總結,負債越多,財富越多,稅收越多。
而且,這還不是胡扯,在現實中有著實際案例可循。
沒錯,就是美國國債。
美國的國債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