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維護自身的利益與威懾潛在的競爭對手。”
“而且,大國對於安全和權力的慾望需求,理論上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除非有一方大國最終成為了世界霸主,進攻現實主義的博弈才算是結束。”
鄭和搖頭:“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漢唐那般強盛,也總有落寞的時候。”
林煜點頭:“你說得沒錯,所以進攻現實主義,也是大國政治的悲劇。”
“大國不可能永遠穩坐霸主地位,就算坐上去了,也會有其它實力不如它,但又差不了太多的大國,與之展開無限的競爭與角逐。”
“這種競爭不出於人性的權力意志或是權力衝動,全部來源於對生存的無限需求。”
“為了達成需求,大國之間甚至會透過對外戰爭,來實現這個目標。”
“這也是海權論的根本問題所在,任何潛在的大國之間都有著互相破壞海權均勢與制霸海權的競爭。哪怕這個潛在的海權大國本身什麼也沒做,另一個已經制霸了海權的大國,也會將其作為最大的戰略假想敵。”
“並用盡一切辦法孤立、損害該國的利益,阻止該國打破自身的海權制霸。”
這也是後世中國與漂亮國之間所存在的核心矛盾。
除非一方徹底倒下,否則這個矛盾理論上就不會真正停止消亡。
在這種大國政治的悲劇下,實際上的潛在海權大國,也並不會真的什麼都不做。
大國與大國的博弈,本質都是為了生存需求。
在競爭的壓力下,如果局勢不利於自己的海權,那海權大國就會努力維持雙方的均勢,比如中美蜜月期……
而當局勢有利於自身的海權,那海權大國就會想盡辦法,去打破海權上的均勢平衡。
“在此期間,大國與大國會無限地競爭,不斷增加自己的國家權力。”
“而這個用來增加的國家權力,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國家實際擁有的軍事權力,二是國家的戰爭潛力所帶來的潛在權力。”
國家對外的權力,從來都是基於軍事來決定大小多寡。
在座三人自然都能聽得懂,尤其是鄭和,他用這個權力都用了好多次了。
滅國達人的成就可不是吹出來的。
大明目前的軍事力量是當之無愧的東亞霸主,由此帶來的外在權力體現,就是除了廣闊的西伯利亞,整個東亞地區沒有國家不屬於大明的藩屬或是領地。
日本、朝鮮、大小琉球、呂宋、滿者伯夷、蘇門答剌、暹羅、緬甸、占城、底馬撒、底兀剌、東察合臺、帖木兒帝國……
這些如今全都是臣服於大明的藩屬。
憑的是什麼?
自然是大明永樂的強盛軍力。
至少在土木堡以前,這個高度的軍力,始終都讓大明周邊列國如芒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