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於是宋亞男便帶著團隊開始了鈦鋁合金的提升之路,起初的時候他們也是沒什麼目標,只是朝著合金的方向慣性的走下去。
好在騰飛航空總公司作為一家出口創匯型企業,對外文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非常重視,尤其是歐美、日本等國航空航天方面的技術動態,核心期刊,只要不出意外,都會透過港島訂購,轉回國內。
因此宋亞男等人雖然沒什麼方向,但卻有足夠的參考,其中就有幾篇簡要介紹金屬基複合材料的文章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
再仔細研究一下發現,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走合金這個方向難度有些大,但嘗試纖維增強型的金屬基複合材料似乎更容易一些。
這要是在其他材料研究機構會很不可思議,搞材料的要是沒點兒冶金功底還搞什麼什麼材料。
可在偏科嚴重的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冶金恰恰是他們的弱項,哪怕是手上半死不活的鈦鋁合金還是靠著日本的技術資料為基礎,花大價錢搞出來的。
換句話說,除了鈦和鋁以外,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對其他金屬材料的掌握非常一般,這要是走合金的話,無異於從頭再來,耗時耗力不說,投入也會成倍增加。
可要是走纖維增強型的金屬基複合材料,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的優勢就很明顯了,因為他們老本行乾的就是碳纖維複合材料,各種碳類元素及其化合物瞭解的不是一般得透徹不說,如何凝聚碳纖維更是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手拿把掐的絕活兒。
如果能把金屬元素融入到碳纖維中,從而生成更加優異的複合材料,改善鈦鋁合金特性,是不是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呢?
既然大體的硬體兒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都具備,唯一差的就是碳纖維與金屬元素的融合工藝,那就沒得說了,直接擼胳膊幹就完事了。
當然了,這次宋亞男他們沒有直接上鈦鋁合金,而是先從簡單的鋁開始,用最擅長的t300碳纖維嘗試與鋁元素結合,生成鋁基複合材料纖維絲,以便印證他們提出的理論。
這一印證就印證了一年多,終於在突破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和纖維煅燒技術後,做出了符合要求的鋁基纖維絲,然後利用高溫高壓將並排疊加的纖維絲做成碳纖維增強型鋁基複合材料,在經過一系列實際檢測和試驗。
發現碳纖維增強型鋁基複合材料的效能不是一般的好,於是連忙以簡報的形勢上報給莊建業,在介紹一番航空技術研發中心新成果的同時,建議將發現碳纖維增強型鋁基複合材料應用到飛機主要承力結構件或燃氣渦輪發動機的一般零部件上。
看到這份簡報的莊建業也是大吃一驚,別人不清楚碳纖維增強型鋁基複合材料,他這個活了兩輩子的人難道還不知道嗎?
著實是沒想到航空技術研發中心會搞出這麼大的陣仗出來,吃驚之餘更是難以抑制的興奮。
因為這條複合材料的科技樹一旦點亮,對未來航空航天的技術跨越簡直不可估量,不說別的,如果把鋁基換成碳基,生成的碳纖維增強型碳基複合材料那段位一下子就提到了另一個新高度。
有多高?
數十年後美軍最神秘的x—37b近地軌道飛行器上覆蓋的隔熱瓦,就是碳纖維增強型碳基複合材料製作的。
若是在換成陶瓷基的話就更不得了,因為天然的耐高溫和高強度,是超高音速攻擊武器彈頭表面的絕佳材料。
正所謂一通百通,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騰飛航空總公司就算以後原地踏步,看著碳纖維合成的各種複合材料也能在航空航天領域橫著走。
這還說什麼,往裡砸錢就是了,於是兩千萬二話不說就撥給了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專門用於碳纖維增強型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