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2)(1 / 3)

</dt>

他苦笑著看鐘應,我一點也不瞭解這次要紀念的物件。

不瞭解就貿然創作,根本不是在紀念死難者,而是在敷衍和侮辱他們。

我可以說給你聽。

鍾應並不介意分享自己的感悟,甚至覺得厲勁秋一定能夠獲得比他更深的思考。

他說:毛特豪森集中營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它建立在維也納,但它並不是與我們毫無關係。

至少五位中國死難者的名字刻在紀念碑上,大使館每年都會在紀念日哀悼他們的遇難。

如果不是這場音樂會,我也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它的存在,也可能永遠不會知道,有一位叫做何鳳山的中國外交官,在被德國沒收了領事館的情況下,為數千位猶太人發放了前往中國的簽證。

他翻看的歷史,不僅記載於紙頁,還記載於米蘭的何鳳山廣場。

當時的何鳳山作為駐維也納大使,為全世界拒絕接納的猶太難民,開啟了前往中國的大門。

辛德勒曾幫助了一千一百位猶太人,而何鳳山則被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厲勁秋沉默的聽著鍾應的講解,他一時之間沒法理解大使的行為。

他皺著眉算了算時間,那時候我們也在打仗,不比他們好多少

可是何鳳山發放的不是單純前往上海的簽證,是他們活下去的通行證。

當時納粹對集中營的猶太人提出要求,只要他們能夠離開奧地利,就放他們活著離開。如果無法離開,就會將他們趕盡殺絕。

鍾應看到那段記載,只覺得心中沉重,除了我們,沒有人願意為猶太人發放簽證。

絞刑架就在頭頂,猶太人瘋狂的尋求外國駐奧地利領事館,祈求獲得離開奧地利的簽證。

然而,多達三十二個國際大國,無情拒絕了猶太難民的申請,冷眼旁觀這一場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

只有身在維也納的何鳳山及同事,成為了猶太人活著離開奧地利的最後希望。

那份希望,是中國人耳濡目染的悲憫與仁愛,給猶太人點亮的燈。

更是鍾應重讀歷史,感受到同處危難境地的窮苦之民,願意攜手共渡難關、互相扶持的良善。

何先生冒險發出簽證,是因為中國也在列強腳下飽受欺凌和羞辱,令他產生了對猶太人的同情;更是因為他信任千瘡百孔的祖國,依然能給予逃難者一片遮風擋雨的屋瓦。

鍾應的眼睛熬了一夜,談起陌生國度的悲慘往事,仍舊鋥亮澄澈。

錦上添花小人多,雪中送炭君子少。我們便要在這世上做雪中送炭的君子之國,做求同存異的禮儀之邦。

厲勁秋沉默看他,每一次見到鍾應,都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色彩。

他是沉穩的追逐者,又是熱血的矗立者。

有了鍾應的解釋,再去回味琵琶彈奏的曲譜,彈奏的就不是什麼普通的希望,而是匯聚了星星燭火的世界理想。

我有想法了。

厲勁秋看了看琵琶,認真說道,我幫你寫出最好的曲子!

那不行。鍾應搖頭拒絕,你是維也納之春邀請的作曲家,不能給我開後門。凡事講究前來後到,他們先請你的。

我保證絕對不一樣。厲勁秋固執的強調,我是專業的。

鍾應完全不相信厲勁秋的保證。

這位先生滿臉寫著我一定會幫你贏過維也納之春,根本完全沒把自己當成維也納之春的特邀作曲家。

鍾應坐在琴凳上,轉身開啟了鋼琴的琴鍵蓋子,示意眼前的黑白按鍵。

我只需要你教我最基本的作曲原則,再給我一些配器的建議。

藝術樂團足夠專業,哪怕他的作曲稍稍稚嫩,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