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中國與華夏(1 / 2)

“什麼才是華夏?”

林煜說道:“關於這個問題,我這裡有兩組答案,你們可以先聽聽看對不對。”

“先說第一組,地理環境決定論。”

地理環境決定論最早的提出者,來自於一個德國地理學家拉採爾,這個人首次提出,是地理環境決定了人文環境,透過各種地理環境因素變化,從而野蠻操控支配人類文明的進展走向。

“按照地理環境決定論,我們所處的華夏大地,就是一塊天然的封閉大陸板塊。”

林煜說著,將之前畫的世界地圖,隨手從桌面上拿過來,對著地圖認真解釋道。

“在華夏的東面,這裡是茫茫大海,以及世界上最為寬闊危險的太平洋海域(因為危險,所以叫太平洋,很合理)。”

“而華夏的北面,這裡又有著漢地的三重天然屏障。”

“第一重便是陰山山脈,陰山山脈首先從地緣上,就阻隔了來自北方草原大漠的遊牧民族入侵。而後在山脈主體上又顯得北平南陡,這種地形能夠有效阻擋漢地的溼氣北上,為南方增加降水補給。又能阻擋北方寒流南下,讓漠北草原變得寒冷,破壞遊牧民族的生存環境,讓草原始終人口不豐。”

“第二重屏障,便是寒冷的蒙古高原,這裡的環境不僅養不活太多遊牧民族,同樣也讓其它方向過來的異族外敵,難以行軍過境,形成天然壁壘。”

“第三重就更簡單了,廣闊極寒的西伯利亞荒原,就是最好的邊境防線。就算有外敵入侵,也很難從這裡過來,來也來不了多少人。”

“說完了北方、東方,還有南方也要說一下。南方密佈熱帶雨林,以及橫斷山脈的存在,同樣也為南方提供了天然的地緣阻隔區。如此的地緣分隔,讓交趾為主的南洋諸國,始終難以對華夏造成較大的外來威脅。”

“還有往西,這裡更不得了。西南方向有著世界上最雄偉的天塹喜馬拉雅山脈,以及廣闊的藏地高原,來自西南方向的外敵幾乎不可能透過這兩道天塹屏障,進入華夏內陸。”

“而西北,這裡同樣有著遼闊荒蕪的大漠,大漠就意味著養不活太多人口,外敵想要入侵,也同樣難以大規模越過西域荒漠。”

“可以說,正是這東西南北四面封閉,幾乎讓華夏形成了一個向內的盆地區,為華夏統一文明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地緣條件。”

說到這裡,朱瞻基和于謙差不多就懂了,這就與華夏的巴蜀之地差不多唄!

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諺語。

可能對巴蜀之地的百姓有點不太友好,但話糙理不糙,巴蜀因為自身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導致這裡很難受到外界影響。

太平盛世還好,到了亂世,巴蜀就是真正的“天府之國”,幾乎等同於與世隔絕。

古代打仗但凡要進兵巴蜀,要麼走漢中險峻,要麼走江漢水路,而且最好的辦法,還是兩者並進。

當初的蒙古帝國大勢強壓氣勢洶洶的,愣是被逼得先下藏地,走不通後又滅了大理國,打算從貴州進軍(貴州就是這麼起來的),最後還是死了個大蒙古皇帝,才勉強把巴蜀拿下。

連巴蜀一隅都這麼難打,有著四面包圍封閉的“華夏大盆地”,自然就更難受到外界影響。

“而且,除開華夏地緣上的封閉,華夏向內的長江—黃河—淮水,又完美構成了這個封閉盆地內的天然水迴圈與氣候調節機制。”

“再加上這三條大河貫通華夏四方,在這片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又細分構成了天然的五大地緣板塊。也就是關中平原、江南平原、河北平原、四川盆地以及中原地區。”

“歷代但凡統一的王朝,無不出自這五大地緣板塊,並且都是以四角而向中原發起衝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