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去榆林港看看9(1 / 2)

見王海洋神情嚴肅起來,李承等人亦是莊重承諾,首長們給的價格實在,他們只會倍加珍惜,哪能幹那種見利忘義之事?

談到質量問題,李承問華興這邊是否有懂船之人,他手下有精通福船的船工,若是能提前對接一下,或許對日後交船有利?

既然李承身邊帶有船工,那就沒必要在這兒囉嗦了,王海洋決定明日就派人對接、交流,爭取將第一批訂單確定下來。

這麼大的量,李承多少有些不拖底,猶豫著詢問起訂金一事,像造船這種事情,從備料到開工,成本迅速累加,若是賣家中間反悔,船廠立馬就得崩潰。

孟慶祥表示一切按你們的規矩來,需要多少訂金,由海運部牽頭談定,直接從財務支銀子即可,這次一併讓李大掌櫃帶走。

華興人如此痛快,讓在座的福建海商大為動容,這幫人可是真有錢呀,看來傳言並非虛妄。

再想想林辛佬的結局,大家心中暗生涼意,像華興這樣的主顧,還是老老實實做生意,才算妥當。

有硫磺、造船兩項大生意打底,一眾海商頓覺不虛此行,隨即熱烈討論起來,看有沒有其它合作專案,反正人家有的是銀子。

宋世年稍作猶豫,隨即開口發言,表示他有辦法尋到優質燧石。

按照宋世年的說法,宋家祖籍為山東登州府(蓬萊縣),其祖上為蓬萊沿海沙門島島民,世代以捕魚、行船為業。

燕朝初創之時,登州沿海常常受倭寇侵擾,亂象橫生,朝廷為永絕後患,將沙門島一帶的島民盡數遷出,安置在蓬萊沿海鄉村。

登岸之後,各處島民紛紛外出謀生,其中宋家祖輩頗為膽大,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攜家人出海,先在日本長崎一帶經商,後隨江浙海商返回燕朝,並在舟山一帶定居下來,然後數代經營,最終落腳在寧波府定海縣。

說白了,宋家以海商貿易為生,那是有家族淵源的。

據老輩流傳,當年的沙門島一帶,亂石林立,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火石一項,比之內陸,質地更加優良,總之一點,就是極為堅硬。

除火石外,還有一種磨石,經過切割之後,可製成上好的磨盤。

在定海閒居之時,常有家鄉之人路過拜訪,每每談起島上之事,大多會提及島上特產,宋世年亦因此留下印象。

之前在濠鏡,聽徐靖說起燧石需求,宋世年便留了心,只是這東西不值錢,該不該專門跑一趟,心裡一直拿不定主意。

現在情況又有不同,失散多年的侄兒在華興人手下從軍,他若不能做些貢獻,別說華興人了,就連周雄也會瞧不起他。

宋世年居然有優質燧石的進貨渠道,讓華興眾人一時喜出望外,至於數千裡海運的成本問題,梁繼盛表示無礙,你先弄幾船過來,價格方面好商量,只要質量過關,華興這邊會直接派船隊前往採購,絕不會讓宋大掌櫃為難。

依著梁繼盛的意思,宋世年只需把進貨渠道搞定即可,運貨的事,華興人會親自上手,像這種不掙錢的戰略物資,確實沒有強求的道理。

只要宋世年願意接下燧石運送的活,華興人必會在其他商業合作方面給予補償,絕不會讓其白忙一場。

有梁繼盛親口託底,宋世年當即答應下來,哪怕是賠錢,也要幫華興人弄幾船燧石過來。

商務洽談一直持續到傍晚,孟慶祥讓孔傑、林道生、周雄等人牽頭組織,將一眾海商安置到村中歇息,待明日再作敘談。

古代畢竟是古代,光一個照明問題,就能把人難受死。

一到夜裡,不管是用蠟燭,還是用油燈照亮,三兩人說話還能湊合,一旦人員眾多,根本就沒辦法談事,還不如早睡早起,把早上那點亮光儘量利用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