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不見的師兄弟幾人再度聚首,免不了寒暄一番。得知謝拾與徐守文這段時日一直在一起溫書,其餘四人驚訝之餘,懊惱不已:“……我們怎麼就沒想到呢!”
這三個月以來,他們都在家中獨自溫書,全然沒想到還能到學堂與大家一起備考。
他們看向兩人的目光多了幾分控訴:“嗐!早知道我們也來了,徐師弟、謝師弟,下回可別忘了叫上我們一起!”
完全將師兄們拋在腦後的徐守文與謝拾心虛點頭,謝拾主動提議道:“縣試考場在縣城,咱們不如提前半個月到縣城罷,大家可以合租一個院子,也能一起備考。”
“這主意好。”師兄弟幾人連連稱是,甚至覺得完全沒必要半個月之後再租房,萬一那時候已經沒有空餘的院子了呢,“咱們到縣衙報過名,就去找合適的院子。”
幾人一錘定音,各自同家裡人一說,得到家裡人同意後,一行人便準備前往縣城。
由於師兄弟幾人年齡尚小,家裡人不放心讓他們獨自去縣城,況且在縣城溫書備考的這段時日也需要有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因此他們是在家長陪同下一起走的。
徐守文與謝拾的情況較為特殊。
前者由於徐夫子不在,雲氏不方便出門,與他一同出行的是一位大他十歲的族兄;後者則是被親爹和叔叔伯伯爭著搶著要陪他一起去,最後,交際圈愈發壯大、在縣城裡都有熟人的三叔謝森成功擊敗了兩位兄長,獲得了同行名額。謝林又以無懈可擊的理由說服大家,斬獲另一個名額——他表示:作為親爹,他比弟弟更清楚該如何照顧兒子的日常起居,如此才能讓兒子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縣試。
清晨,幾家人在鎮上匯合後,便坐上提前僱傭好的兩架馬車,向著泊陽縣城出發。
一路的顛簸中,此前並不熟悉的幾家家長用孩子作話題開啟了話匣子,在商業互吹之中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等抵達縣城時,家長們已是說說笑笑熟稔起來。
做了糧鋪掌櫃的謝森這些年愈發精通人際交流,不知不覺就混成了家長們之中人緣最好的那一個,而衣著富貴、說話卻和藹可親不擺架子的王臨他爹,則憑藉出眾的財力脫穎而出,隱隱被大家捧了起來。
於是,趁著孩子們結伴去縣衙報考,二人便主動提議與其他家長去看縣城裡合適的院子,先提前替孩子們將一切安排妥當。
另一邊,謝拾師兄弟幾人卻並未直奔縣衙,而是在徐守文的帶領下先來到了縣衙旁的一家酒樓。
他們要在這裡等人。
之前提到過,縣試規定“童生報名時須同考五人互相保結,並取得本縣廩生保結”,而師兄弟卻偏偏一共有六人。這意味著多出的一人得與另外四名童生一起保結。
好在這並不難,當初徐夫子替弟子們提前聯絡好的廩生人選之一就是鎮上私塾的王夫子,王夫子私塾中恰好有四位弟子也要報考今年縣試,於是徐守文加入四人的隊伍,與之湊
成了一組。
人到齊後,眾人前往縣衙。
排過長長的隊伍,終於來到縣衙的禮房,幾人依次被衙役帶進去,將祖孫三代都交代得仔仔細細,確認無誤,被衙役記錄歸檔,又交過三十文的卷價,一套流程走完,總算領到了自己的“准考證()”。
值得一提的是,衙役記錄學子身世和相貌的同時,還如實填寫了每個人的年齡。
按照大齊科舉相關規定,縣試考官出題時,可以選擇對未冠者和已冠者進行一定程度的區別對待。即,未冠者會考難度更低的未冠題。
是以,往年也曾有過分明已是三四十歲卻被記錄為未冠,結果在科舉考場上被考官當場識破()”,加以責罰的案例。
當初從徐夫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