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喝。
史館中卷宗浩如煙海,待久了難免會覺得疲乏,柳賀揉了揉眼睛,正要伏案休息片刻,就見趙志皋笑嘻嘻地朝他走來,遞給他一袋果乾:“這是我老家的特產,吃著解乏,柳修撰也嘗一嘗。”
趙志皋是浙江蘭溪人,蘭溪的蜜棗、楊梅等在京中都很有名氣,趙志皋嗜甜,修史之餘便要嚼一嚼果乾,也時常給諸同僚帶。
“多謝趙修撰。”
在史館中待了近一月,柳賀與羅萬化、陳棟,以及黃鳳翔、沈鯉等人相處都算融洽,柳賀為人並不高調,與人相處時也儘量多做少說,但他讀書、修史都極認真,他來了一月,翰林院諸翰林便發現,若有涉及典故出處之事詢問柳賀,他必能有所回應。
“難怪此子能三元及的職責,見身旁同僚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他也不由多了幾分認真。
羅萬化不由低聲道:“澤遠,你是晚上出去……”
柳賀苦笑道:“一甫兄,小弟可沒有那種興致,不過昨晚看書有些遲了,早上又醒太早罷了。”
“這敕書你當好好寫。”羅萬化提醒道,“你一貫有才學,若是敕書得了閣老稱讚,日後便不必擔負這修書之責了。”
誥敕之事原本是由內閣負責,嘉靖年間,因張璁之言,嘉靖罷了內閣誥敕侍郎,而將誥敕官以翰林院詞臣為之,而負責誥敕的翰林雖仍掛著翰林之職,但修書、修史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自然就可免了。
畢竟內閣事務為重。
眾翰林接了任務,自然以這敕書為重,柳賀卻不慌不忙地將《實錄》的幾個條文寫完,反正丁士美也未催促,他只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就行。
忙完條文,柳賀又將韓愈《賀雨表》讀了一遍,他原本就很喜愛韓愈的文章,科考中練文章時也極力向韓愈靠近,而到了翰林院中,眾翰林作文章時也以韓愈《賀雨表》與柳宗元《代柳公綽謝表》為範本。
這起源於洪武朝時,太/祖命翰林院選擇“唐宋名儒箋表可為法者”,眾翰林衡定再三,最終以這兩篇為樣本,之後翰林文章便依此而作。
柳賀泡了一杯茶,配著趙志皋帶來的果乾吃,出過汗之後,思緒彷彿也更通暢了。
柳賀有一陣沒寫文章了,但文章功底依舊在,他磨好墨,閉目沉思了一會兒,腹中醞釀著敕書的格式。
思索了約莫一刻鐘,柳賀才在稿紙上動筆,寫這種文章的重點是要打好腹稿,不能一邊想一邊寫,柳賀思考得慢,寫起來速度卻很快,不過一會兒,他便將一篇完整的敕書寫完。
柳賀剛剛擱下毛筆,丁士美便自裡間走出:“還有哪一位翰林未交?”
應聲者不過三兩人而已。
柳賀原本覺得自己寫得挺快的,此刻才驀然意識到,他居然是最慢的幾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