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朝貢體系(1 / 2)

“嗯,既然說到了大使館與領事館,那就不得不提一嘴大明目前推行的朝貢體系了。”

林煜稍微把椅子挪了個地方,確保自己能同時看到地圖,以及認真聽課的三人。

“先說華夏的朝貢體系,它的雛形來源於商周時期的畿服制度,也就是我最早講過的,由周公提出並建立起來的‘五服—天下’體系。”

“隨著始皇帝橫掃六國,建立大一統,到後面的漢武帝北驅匈奴,打通河西走廊,真正意義上的朝貢體系正式確立。在這時期的朝貢體系中,大漢與周邊諸國的朝貢主要以冊封為主,也就是諸國要承認大漢的宗主地位,而大漢則會冊封諸國,為他們的統治合法性提供依據,比如漢委奴國王(日本)、南越武王(兩廣)、疏勒國王(西域)等等。”

“被大漢冊封的屬國,雖然名義上保留了國號,但本質上其實也被大漢視作國家領土的一部分,負有進貢和提供軍隊的政治義務。”

“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屬國。”——出自《漢書·武帝本紀》顏師古註疏。

“屬國,分郡離遠縣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後漢書·職官志》

這兩段的意思,大致就是漢朝的“屬國”,都是來源於依附漢朝的邊疆民族,而漢朝中央為了方便統治,就將這些投靠的邊疆部族,分開安置到了各邊地郡縣。

大郡就直接在邊遠地區置縣國,比如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遼東屬國等等。

小郡就直接把屬國置於本郡轄區以內,也不另賜國號,比如龜茲屬國就只充作為上郡的一個縣存在。

“漢朝的朝貢冊封體系,本質上更偏向於務實,只冊封漢朝軍事能夠控制的地區,凡是位於漢朝軍事影響範圍內,敢於挑戰大漢權威的國家,都會遭到漢軍的軍事打擊(南越、朝鮮、大宛),而在漢朝控制範圍以外的國家,則大多不會輕易動兵,而是認可其獨立地位,並不試圖進行冊封(安息帝國、羅馬帝國)。”

林煜說道:“大漢的冊封體系,一直持續到了東漢亡國,被後來的三國、西晉交替繼承,但西晉很快迎來了八王之亂,中原王朝崩潰,神州陸沉,大量北方遊牧民族湧入中原腹地。”

“原來漢朝遺留的冊封體系隨之崩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靈活的羈縻制度。”

“羈縻制度的最主要特點,就在於封賜屬國的不再僅僅侷限於王號,而是與直屬官員相同的官職,比如劉宋就曾經封朝鮮半島的百濟國王為鎮東大將軍,又封日本為安東大將軍。”

“就在南北朝的混亂紛爭中,朝貢體系也跟著改變,往往會有一個小國,同時向多個大國進行朝貢,而有些大國又一邊接受小國朝貢,一邊又向更大的國進行朝貢。

由此形成了多元化的網狀朝貢體系,這個體系還進一步延伸到了隋唐時期,在盛唐國力最鼎盛的時候,日本、渤海等國也力圖成為盛唐之下,次一級的朝貢中心,甚至互相稱呼對方派遣的使節為貢使。”

“盛唐雖然沿用了南北朝的羈縻制度,但也對其作出了一些改良和補充,在唐軍能夠實控籠罩的地區,就設定羈縻州、縣,其長官由部族首領世襲,內務也允許自治。

並負擔朝貢大唐、不吞併大唐設定的其它羈縻地,以及聽從大唐皇帝的號令,派遣軍隊協助唐軍作戰等義務,而大唐同樣也將這些羈縻土地視作國土的一部分,體現在文書上就是大唐對這些羈縻地的號令都為‘敕’。”

“這是第一級,而羈縻制度下的第二級,就是內屬國,諸如渤海、契丹、南詔都算是內屬國,他們有著自己的領土範圍,只是政治法統依賴於中原王朝,而中原王朝也將他們視作臣屬,文書也用‘皇帝問’。”

“第三級就是所謂的敵國和絕域之國了,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